在888元海鮮大禮包里也不要指望能吃到正宗野生黃魚。 晨報記者 殷立勤 本版現場圖片
晨報記者 彭曉玲 陳抒怡
春節臨近,包裝喜慶氣派、提著沉甸甸的海鮮大禮包又開始熱賣。正所謂“買的人不吃,吃的人不買”,很多人并不會注意海鮮大禮包里面的品種是否與出價格明細單上一致,種類繁多的海鮮會不會短斤少兩。上周末,記者從銅川路買了一份海鮮大禮包,并邀請了多位行家查看。結果發現,7個品種的海鮮中,僅有1個與價格明細表上所注明勉強一致,其余不是產地偷梁換柱就是便宜貨,標價888元的這份海鮮大禮包,經行家驗貨后得出結論驚人的一致:最多值300元!一位從事家族海鮮生意十多年的“深喉”任海還向記者透露了海鮮大禮包中隱藏的種種貓膩,不良商家為了想法設法賺錢而采取的作假手段,令人瞠目結舌。
[實地探訪]
禮包內容隨意縮水 黃牛不敢收海鮮券
歲末臨近,銅川路水產市場上的各大攤位都打出了銷售海鮮大禮包的招牌。昨日,記者以“買券送客戶”的名義走訪了近十家銷售海鮮大禮包的攤位。從攤主提供的價目單看,海鮮大禮包的價格“水分”很大,有攤主甚至直言不諱:“你想券上價格標多高,就標多高。”
某凍品攤位提供的一份價目單上顯示,所售海鮮大禮包價格從380元到680元不等,每個大禮包里面裝了6至10種海鮮,消費者也可以購買海鮮券,春節前憑券來提貨。“誠心要,給你便宜點,打八折吧。”記者還沒開始還價,攤位工作人員已經開始主動降價。
“580元的大禮包價格還能便宜嗎?我是要送給公司客戶的。”記者問。該工作人員頓了十幾秒后說,“我給你想個辦法,價格還能再低些。你看,這種野生明蝦,一般放一盒‘8頭’的,我們可以把它換成一盒‘10頭’的,可以便宜10多元。”“8頭”、“10頭”是指明蝦的大小,記者注意到,價目表上只寫著“野生明蝦1斤/盒”,并沒有標注一盒內裝有“幾頭”。“反正是送人嘛,收禮的人不會注意這些。”工作人員攛掇道。工作人員指著價目表說,每項都可以進行這樣的“減料操作”,一個大禮包能便宜100多元,加上8折優惠,580元的海鮮大禮包,實際銷售價只有300多元。
在另外一個攤位上,攤主提供的海鮮大禮包價目表上連一盒多少斤的標注都沒有,只寫有“野生明蝦一盒”、“大連海蜇一桶”、“泰國蝦仁一包”等字樣。“你這個也太模糊了吧,到底一盒有多少分量啊?”聽到記者這么說,攤主連忙保證:“放心,我們放的都是足量的貨!”
該攤主還向記者出示了剛剛印刷好的海鮮券。不過,上面除了價格,并沒有標注大禮包內的海鮮品種和規格。“你想要好看一些的話,券上的價格你想標多高就多高。”該攤主一臉神秘地說,他這里的券可以現做,價格一欄里數字隨便填的。
攤主還不忘“善意”提醒,一般標高200元就差不多可以了,差太多會引起懷疑。以580元的海鮮券為例,該攤主建議可以標上“780元”,隨后他再以8折優惠賣出,標價780元的海鮮券實際銷售價460多元。
一位常年收購各類煙酒禮品購物卡的資深“黃牛”說,海鮮券和大閘蟹券一樣,都是標價太虛,根本搞不清楚究竟值多少錢,他從來不收海鮮券,“不敢冒這個風險。”
[記者體驗]
7種僅1種屬實 實物與標示貨不對板
上周四,記者以送人的名義,在銅川路一家水產行買到一份標價888元的海鮮大禮包,店鋪為隨機選擇產生。里面有7個品種,提起來很沉。一番討價還價后最終以700元成交。
禮包里實際內容跟價目表上標示的有明顯出入。2塊“挪威鱈魚”僅有1塊,3只“美國土魷”變為1只,2條“珍珠帶魚”其實是一包切好的帶魚段。
記者隨后又讓一位從事家族海鮮生意十多年的“深喉”任海(化名)和在東方國際水產中心從事水產大禮包生意的老陳驗貨。結果兩人不約而同地感嘆:“水分太大了!”
老陳邊掂量分量邊估價,“明蝦一包40元,脫脂黃魚最多50元,銀鱈魚大概25元,黃魚就算50元吧,帶魚12元,鯧魚60元,魷魚也就五六元一只,就算它10元吧。”這盒大禮包的市價250元左右,加上包裝,總價也不過280元。
任海則說,7個品種里只有盒子底部明顯凍了一層冰的明蝦看起來貨還勉強可以,“珍珠帶魚”是最差的切塊帶魚,一共包了4層冰。“野生黃魚”肯定不是野生的,肚子圓鼓鼓的里面還注了不少水,所謂“美國土魷”也是最差的一種魷魚。任海還指點說,真正的鱈魚直徑有近15厘米,而海鮮大禮包中的這個“鱈魚”卻很小,還故意斜切成20多厘米長,加之包冰也很厚,明顯就是用一種不知名的普通魚來替代的。任海估算,這盒海鮮大禮包最多也就值300元左右。
為了確定大禮包中的黃魚是否為野生黃魚,記者還來到東方國際水產中心找專做野生黃魚生意的潘衛成。“這肯定不是野生黃魚,尾巴都不尖。正宗野生黃魚每斤售價1100元至1200元,不可能出現在標價888元的海鮮大禮包中。
- 1
- 2
- 上一頁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