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喉”揭秘大禮包造假術
外面包冰
蝦類魚柳最容易被包冰
通過人工增重來賺錢是商販們最常見的手段。海鮮大禮包中常見的蝦類和魚柳都很是容易被包冰。“冰鮮包冰,分三層。”任海解釋說,就是把冰鮮從冷庫里拿出來后,在水里放一會兒,又繼續冷凍,如此重復三次冰鮮外面就裹上了厚厚一層冰,重量一下增加了一二兩。
或是將海鮮捕撈上來后,直接就和著很多水一起放進冷庫去,厚厚一層裹在一起,普通購買者想弄點冰下來都很難。“有的商家會特意把包著薄薄一層冰的海鮮放在海鮮大禮包的上面,基本就看不到里面的情況。”
暗中注水
龍蝦甲魚黃魚都可增重
龍蝦是深受老饕們喜愛的海鮮。為了多賺錢,一些商販會往龍蝦里注水,就是用針頭把水注進龍蝦里,一下就重了二三兩,再一包冰,轉眼就就“增肥”了四五兩。“龍蝦售價基本是250元到350元一斤,一只龍蝦一做手腳,轉眼就能賺100多元。”任海說,注過水的龍蝦吃起來口味基本沒有什么差別,但這樣處理過的龍蝦只能放很短的時間,否則會變質。
不少中高檔的海鮮大禮包中,還會見到甲魚,那也是可以注水的,“用針頭把水從甲魚的腳趾位置打進去,重量會增加很多。如果甲魚不注水,就用養殖的甲魚代替野生甲魚,兩者之間價格相差3倍左右。”
此外,還有商販將水打到黃魚肚子里,“一些冰鮮黃魚身體圓圓,肚子脹鼓鼓的,多半是注了水。”
混淆產地
歐洲鮑魚替換南非鮑魚
吃海鮮都講究產地,產地不同價格則迥異。不過任海說,不同產地的海鮮很多外表差距并不明顯,如無專業人士指點,普通購買者根本無法辨認。于是,有人就用便宜的單品替換更貴的單品,借此魚目混珠謀取利潤。
“如果標注野生黃魚,可以說幾乎都不是。野生黃魚1200元一斤,普通黃魚一斤也要25元左右。”
鯧魚則分為廣東福建產的金鯧、東海白鯧、黑鯧等多個種類,價格分別是每斤30元、55元、75元左右,但是這些鯧魚外形非常接近,普通市民完全看不出有何差異,也給不良商家上演“掉包計”的機會。
鮑魚和龍蝦是高檔禮包中的必備品。鮑魚其實分很多種類,南非鮑魚最貴,批發價每斤390至450元,其次是歐洲鮑,每斤批發價270元左右,大連的國產鮑魚最便宜,每斤批發價150元左右。“如果禮包中說是南非鮑,很可能就是歐洲鮑,如果說是歐洲鮑,其實又是國產鮑。”
市場上的龍蝦來自澳洲和非洲等地。“澳洲龍蝦頭更大,非洲龍蝦頭要小些但價格便宜約一半。龍蝦煮熟了都是紅的,再放點作料吃起來味道都差不多。誰會注意頭是不是小了一點呢?”
以假亂真
賣家也無法辨魚翅真假
一些豪華版海鮮大禮包中,還會加上魚翅、燕窩等高檔滋補品。“自從血燕風波后,就轉吃白燕了。但燕窩也有假,假燕窩每斤1000多,質量中等的真燕窩每斤6000多,最好的白燕每斤近8000。”“深喉”說,假的燕窩很可能煮不爛,發頭不好的,聞起來沒有燕窩特有的淡淡腥味。
另外,現在市場上還出現了仿真度極高的魚翅,技術高超到如果不是賣魚翅的人親自承認,有時連行家都吃不出來。“我有一個做家族魚翅生意的朋友,他從幾歲就開始接觸魚翅,一次在飯店吃飯,竟然也不敢確定當時的魚翅是真是假。”
此外,商販們都會囤貨,有的海鮮從6月份就凍到現在,這樣會比時鮮貨便宜很多,不過兩者看起來差不多。有的人也會把舊貨放到海鮮大禮包里。
“我兩年前賣700多元的海鮮大禮包,和現在賣的3000多元的海鮮大禮包,里面的東西完全一模一樣。”任海最后說。
(彭曉玲 陳抒怡)
- 1
- 2
- 上一頁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