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訊 記者 馮艷丹 通訊員 王月 報道 昨日,廣州市消委會公布了2011年的消費維權情況,以及十大典型案例,涉及食品、地鐵、房地產、美容、快遞等十大熱點行業。并針對案例進行點評,指導消費者明白消費、正當維權。
美容:
只是袪斑沒想被毀容
事件:2011年9月18日,彭小姐在某美容美發店接受“E光”袪斑服務,出現面部灼傷、紅腫、水泡。店方稱屬正常,并慫恿彭小姐繼續做“潔面”護理。直至11月12日,美容美發店陪同彭小姐到醫院進行治療,診斷為皮膚二級灼傷,并造成炎癥后的色素沉淀形成“褐色斑”,醫生表示該損傷無法復原。
點評:“E光”實際上是利用激光實施的醫學美容,美容美發店已涉嫌超經營范圍經營。
食品:
食品過期可十倍索賠
事件:2011年7月8日,陳先生在天河中山大道華潤萬家超市購買香滿樓牛奶,買五送一,牛奶保質期的期限為7月17日,但12日飲用時發現有苦味,牛奶已呈塊狀。投訴人要求退貨,按食品安全法給予十倍賠償。
點評:該案件案情明顯,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要求銷售者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
通信:
商家要告知產品使用范圍
事件:某投訴者稱其購買一款3G卡,使用后發現不可以在iPad上使用,該投訴者認為商家一直沒有說明該情況,要求退貨。
點評:本案涉及經營者的告知義務及消費者的注意義務。對于一般的商品交易,消費者的注意義務基于常識,即一般人可以注意和判斷的范圍,如購買的電飯鍋不能用于明火等。但此案例中的,由于涉及我國電信行業的特殊性,不同運營商的無線上網卡在移動設備終端存在不同制式,這一情況超出了消費者常識認知范圍,如未盡告知義務,經營者要承擔過失責任。
地鐵:
過期車票進閘時應有顯示
事件:2011年4月13日,羅小姐在芳村地鐵站購買了兩個4元的地鐵票,當天只使用了一個,在廣州火車站出站。于4月20日使用另一個車票,從廣州火車站進站,到芳村站出站時,被告知車票為購買當天有效,地鐵工作人員以其逃票為由,罰款13元。在羅小姐的爭取下,雖退回了過期車票4元,但仍收取了全程車價13元。羅小姐不服,認為進站時顯示正常,并無提示非當天車票不能使用,故不應該承擔罰款,要求退回另外9元。
點評:如果票已過期,進站時的閘機口就應有所顯示。
- 1
- 2
- 上一頁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