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高血壓病人吃升壓藥,良藥就變成了毒藥!將高保費低保障的分紅險,賣給低收入缺保障人群,分紅險就成了毒保險!分紅險保費規模占比高達96.93%的泰康人壽(微博),將分紅險賣給了誰?有多少人買了毒保險?
泰康人壽:“瘋狂”的分紅險
根據泰康人壽披露的公開信息,2011年度,泰康人壽個險保險總收入為178.01億元,其中分紅險保費收入為159.41億元;銀保保費總收入為461.38億元,其中分紅險保費收入為460.34億元。兩項合計,分紅險保費規模占個險和銀保渠道總保費的96.36%。
更讓人驚訝地是,泰康人壽2011年度銷售排名前五位的保險產品均為分紅險。其中排名第一位,且保費規模占據半壁江山的,是最典型的保費高保障低的兩全分紅險——泰康金滿倉兩全保險(分紅型)。前五名保險產品中,兩全分紅險保費規模占比高達69.69%。
神秘的泰康人壽客戶群
保監會指出,消費者購買保險時,應先考慮保障型保險,然后根據經濟條件再考慮儲蓄和投資理財規劃(保險)。以此推理,泰康人壽分紅險的客戶應該是相對高收入,保障保險購買已經較全的一個群體。那么,泰康客戶的收入到底有多高?
保監會指出年繳保費一般應為年收入的5%-15%,但專業保險網站——世紀保網指出這個數據相對寬泛,正常的保費支出不應超過消費者年收入的7%。
據友邦保險統計,2011年,重大疾病件均賠付為7.7萬多元,較2010年增長近10%,但對比重疾后的實際金額需求,仍有不小缺口,因此保障型保險的保額不能過低。對大部分人來講,業內人士建議一般定在20萬左右比較合適。如果以30歲男性,30年保障及繳費期,購買定期壽險附加重疾險,保障金額為20萬元計算,目前市場保費成本約為3000元/年。按照保費支出不超過年收入的7%計算,年收入應不低于42857元,可以初步認為,如果你的年收入低于4萬元而購買了分紅險(尤其是兩全分紅險),意味著你有可能中“毒”了。
2011年年度,泰康人壽個險及銀保渠道分紅險保費收入為639.39億元,截止2012年,個人客戶數為2776萬人,假設所有個人客戶都是分紅險客戶,則人均年繳分紅險保費超過2303元。根據保監會的購買提示,如果客戶沒有購買毒保險,即購買分紅險時,已經支付保費購買了保障型保險,則正常的分紅險保費支出應低于7%,按不超過5%測算,泰康客戶最低年收入超過了9萬4千元。
但是,從常識來講,不可能所有客戶都是分紅險客戶!如果采用二八定律,即20%的主要客戶購買了泰康人壽分紅險,則泰康客戶最低年收入超過了27萬6千元。
這是一個驚人的數據! 2011年,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為6977元,城鎮居民純收入為23979元。泰康人壽客戶群體最低年收入超過了農民的39倍、城鎮居民的11倍。由此可見,泰康人壽分紅險客戶應是國內的高收入階層!當然,論斷成立的前提是,這些客戶都沒有購買毒保險!
揭開泰康客戶的神秘面紗
泰康人壽分紅險客戶到底是怎樣的一個群體?他們的收入到底有多高?
2013年3月7日,消費者向權威保險投訴網站——世紀保網反映:7旬老父親到重慶一建設銀行存錢,被誤導購買泰康人壽分紅險。消費者反映:業務員一直誤導老父親是一份高額理財的產品,收益高于銀行存款同期利息,就是說明是一份保險!指導看到央視《每周質量報告》關于分紅險的詐騙報道后,才發現上當受騙了。
2011年1月15日,消費者向世紀保網投訴:母親和我去建設銀行去打算存定期,遇到穿著銀行工作服大堂經理問我們是不是存錢,然后極力推薦我們存一種比銀行利息還高的存款,每年存2W,連續存5年,利息是4%,然后還有不固定的分紅,送一份保險。(泰康金滿倉B款年金保險(分紅型))。工作人員只給我們拿紙畫的收益表,根本沒有提到4%其實是生存金,更沒有說10年后才能全部取出來。
消費者強調:“這完全是欺詐消費者的行為,(泰康人壽)保險人員只為了自己的利益忽悠老百姓,這種行為可恥。現在要求退還本金,解除合同。”
2010年至今,世紀保網累計接到消費者對泰康人壽的投訴226起,其中涉及分紅險168起,占比74.34%。這些分紅險客戶大部為退休老人、農民工、普通工薪階層,甚至不乏平困地區的留守老人,根據世紀保網調查,他們的年收入均遠遠低于9萬4千元,更不用說驚人的27萬6千元了。
毒保險影響有多深?
分紅險本身是沒毒的,但買給不合適的人就成了毒保險!如果說個別消費者“中毒”影響了個人的資金安全,那么大規模的消費者“中毒”,就有可能導致消費者集體退保等群體性事件的發生。這不僅違背了保險“社會穩定器” 的作用,與保險的社會管理功能更是嚴重背道而馳。如果泰康人壽為了追求保費規模,不對分紅險客戶收入和需求進行必要的管理,那么熱銷的分紅險,不但有可能成為泰康人壽健康發展的地雷,更有可能成為中國保險行業可持續發展的不定時炸彈。
令人擔憂的是,近幾年分紅險成了一些保險公司的主力產品,2011年上半年度,分紅險保費規模占到整個壽險行業保費規模的91.6%,而與之對應的是,2011年年底和今年上半年,分紅險客戶退保的規模也越來越大,引起了媒體和社會的高度關注。更讓人吃驚的是,據揚子晚報4月23日報道,有6成分紅險客戶想退保。作為分紅險保費收入達總體業務規模92.8%的泰康人壽,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究竟誰在制造毒保險?泰康人壽分紅險有沒有毒?請繼續關注本網與世紀保網聯合推出的“有毒的分紅險”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