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經營腐敗風波再起,淘寶商城聘請神秘買家打假,過程缺乏公開透明,有些商家趁機改行敲詐。10月8日14點,經濟之聲評論:電商市場秩序亟需進一步整頓、規范。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淘寶網”店小二收受賄賂,幫商家提高信譽等級的腐敗風波剛剛散去,“淘寶商城”的經營又出了腐敗的傳聞。據相關媒體報道,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期間,淘寶商城的一些賣家組成了一個“天貓,也就是淘寶商城請還我保證金”的QQ群,200多名商家一起,聯名準備起訴,要向“淘寶商城”索要《違約金收取證明》,起因是他們都遭遇了“淘寶商城”的神秘抽檢,被扣1萬到10萬元不等的保證金。這些淘寶商城的賣家之所以要起訴自己的東家——“淘寶商城”?問題都出在商品的質量檢測環節中。按照淘寶的規定,淘寶商城現在的產品質量抽檢,抽檢者一部分是由工作人員化身買家,從商家店鋪直接購物后送檢;另一部分是招募的神秘買家,他們購物后快遞到檢測機構。對于檢測不合格的,根據“淘寶商城”與商家簽署的協議,扣除違規商家之前繳納的保證金作為違約金。這個過程聽起來天衣無縫,卻隱藏了很多漏洞。有賣家指責,淘寶商城的檢測完全不公開、不透明,不少檢測結果與賣家自己找機構檢測的結果存在差別,更嚴重的是,由于淘寶會招聘神秘買家,一些商家干脆改行充當買家,在對別家商品進行檢測時,暗中下套。一個看起來有利于維護消費者權益的做法,執行中卻可能侵犯商戶的合法權益,凸顯出電商市場秩序亟須整頓,相關法規監管亟待跟進的緊迫性。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網絡營銷委員會專家龔鉑洋對此進行評論。
“淘寶商城”從過去的“淘寶網”分離出來,成為專營品牌的電商網站,就是為了給消費者提供質量可靠、信譽有保障的商品。沒想到,現在又出了內部腐敗的混亂跡象。人們發現,淘寶商城設計的產品質量抽檢環節,其實有很多漏洞可鉆。
龔鉑洋:這個事情的混亂我們是可以預料的,淘寶、天貓現在是一個上萬億交易規模的大市場,我們傳統的市場里面也會有各種各樣的事情發生,尤其在互聯網這種相對虛擬化的社區里面,更是容易發生這樣一些問題,尤其我們再看前期在淘寶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出臺的過程中都會影響到一部分的利益,我們認為是這種情況的出現還是可以預料的。
有人說出現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商品檢驗規則的制定上,也就是淘寶商城身兼規則的制定者和規則的執行者兩種角色,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同時缺少第三方監督,是滋生腐敗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