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券商集體“錯判”中興通訊?
2012-10-18 07:47 南方都市報
節后上市公司最大的地雷莫過于中興通訊公告稱2012年前三季凈利潤預虧16.5億元至17.5億元,這也是中興通訊上市15年來的首份虧損財報。
一直以來,中興通訊都是A股科技板塊的領頭羊,獲得諸多機構的重倉配置,不少券商研究員也將之視為重要的標本。不過,這個地雷卻讓160個機構一天之間市值蒸發近7億元,也讓不少券商研究員大跌眼鏡。
事件發生后,不少媒體對券商幾乎集體誤判了中興通訊的前景口誅筆伐,不少投資者也因此怨聲載道,特別是在不少券商研究員正積極角逐新財富研究員的關鍵時刻,相信此次嘗盡苦頭的基金會利用手中的選票好好宣示一下自己的權利:這年頭,不讓我賺錢罷了,讓我虧錢我也認,別讓我虧那么慘,尤其是重倉股,要不憑啥給你那么多分倉傭金啊?
細究一下研究員此次的誤判,最直觀地會想到,研究員水平不夠,不能前瞻性地把握好行業和主要公司的動向。
但事實上,中興通訊這顆地雷的爆發并非完全沒有先兆。今年上半年,中興通訊主營業務收入426.42億元,同比增長15.20%;但相應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僅2.45億元,同比下滑幅度達68.16%。
盡管如此,眾券商在中報后仍積極唱多中興通訊,研報給出了幾乎清一色的年度盈利的業績預期,幾乎無一研報預測到了其三季度業績的巨虧。
業績衰弱已露端倪,行業景氣度也明顯下滑,但幾乎所有分析師都看好中興,無視風險。真的是水平的問題嗎?筆者嚴重存疑。
在發布三季報預告后,中興通訊第一時間召集了諸多研究員,對上述疑點做出解釋,表示國內運營商將三方合同的簽訂周期調整為3-9個月,導致約有20億元的國內設備合同會延遲到四季度甚至明年一季度確認。此外,海外市場有約20億的收入未能在三季度實現。
相關新聞: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微信成騙子詐騙新工具 向留學生父母討“學費
- 2方舟子質疑360流氓 360邀方舟子做顧問
- 3聯想首次登頂全球PC市場(圖)
- 4研究發現手機有毒iPhone一代最毒
- 5摩托羅拉南京員工簽字期限延后一個月
- 6膠卷三巨頭的生死轉型:富士進入化妝品行業
- 7iPhone 5首日預訂創下200萬部新記錄 大超預期
- 8蘋果維修條款修改后還有哪些“霸氣”未變?
- 9富士康的神秘與開放:員工跳辣舞 自稱“富二
- 10摩托羅拉中國區的沉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