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微軟內部的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微軟內部曾做過相關調查發現,MSN和Skype的重合度已經超過80%,而這也越來越凸顯出MSN存在的價值空間并不大。
記者注意到,過去數月,微軟一直 在 逐 步 將 Windows LiveMessenger用戶遷移到Skype的Messenger服務上,用戶在Skype上發送約80%的即時通訊消息是由Messenger完成的。
陽淼認為,Skype從被收購那一天起,MSN其實就注定悲劇了。在他看來,Skype之所以可以成為微軟手中的新歡和利器,是因為包括移動互聯網、電視、電腦、手機領域,Skype可以滿足微軟需要協同溝通工具的職能。
“Skype可以讓用戶通過語音、視頻進行社交網絡式的聯系,而MSN從功能設計上就不足以承擔這個重任。Skype為VOIP而生,從架構上就符合微軟的要求。”陽淼說。
易觀國際分析師董旭則認為,就MSN和Skype業務本身而言,MSN著重于在線用戶的溝通交流,Skype注重利用通訊渠道實現低資費溝通。隨著用戶使用習慣的變化,產品也開始實現業務擴展,發展至今,需求滿足上存在一定重合;而Skype擁有承載MSN需求滿足的能力。
“就MSN本身而言,用戶活躍度降低導致導流能力相對下降,在影響其流量話語權的同時也影響其商業價值提升。”董旭認為。
IT評論家洪波認為,微軟花巨額資金收購一個跟自己用戶重合度高的產品業務,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希望用Skype團隊取代MSN產品團隊。
不過,陽淼卻并不看好Skype能夠承載微軟的戰略布局要求。他認為,Skype在國外的優勢是IP電話。在中國,因為代理運營和缺乏控制力等原因一直不溫不火,Skype用戶仍然十分小眾,至少與QQ、YY相比,Skype在國內的知名度仍然無法企及。
“微軟在整合方面一向是弱項。”陽淼認為,與騰訊相比,社交網絡基因也是微軟的短板。
據了解,微軟在1997年斥資4億美元收購了Hotmail,把它跟微軟的其他服務合并,成為MSN和WindowsLive的組成部分。而后當社交網絡興起,其他即時通訊工具功能加強之后,Hotmail和MSN最后處在了危險的邊緣。
洪波認為,在中國市場,面對騰訊這樣的巨頭,微軟的空間并不大,但是,在全球市場,Skype還是有很多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