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記者又通過應聘,進入了東莞市速爾快遞長安分公司打工,在這家公司工作的第二天,正好趕上這個網點的老板跟員工開會。會中,老板提到高超過1.5米的不要收,那些超大型的貨也不讓再收了,從這個月開始,在收的話每一票要罰一百元。
在這次內部會議中,記者了解到,快遞公司為了減少客戶投訴,現在規定不能收的貨物越來越多,不僅如此,隨著競爭對手越來越多,快遞的價格也是越收越低。而這一系列的因素導致快遞員的工資越掙越少。這位快遞員,就是帶記者的師傅,在整理完今天上午的快件之后就沉默了,很顯然這一中午的勞動要白做了,因為送完這7個快件的油錢就不止10元。過了一會這位快遞大哥還是迅速裝上車,出發了,因為在規定的時間內如果不能把貨送到客戶手中,也要被罰款的。這位師傅說不賺錢他都會想些歪門邪道來弄點
在路上記者問起網上很多丟失的貨物是因為什么的時候?這位快遞大哥告訴記者,這種事情,相對正規想做大的公司,一般不會主動去做,但一些小的,經營不下去的公司就很難說了,就在前不久他們還聽說過一起這樣的事情。那些小公司今天晚上收一車貨明天就倒閉了,第二天人也找不到,貨也找不到就消失了。記者發現,東莞市大大小小的快遞公司上百家,那些相對正規的公司,安全系數也相對來說更高。除了小快遞公司,其他一些準備轉行的快遞員,或者掙不到錢的快遞員,也會想一些歪門邪道。比如說不想干的,會把你貨給偷跑,或者一箱鞋,他會拿出來一雙,再或者吃的他給你拿出來吃之類的,搞鬼的環節還是有很多,也就是看那個地方賺錢不賺錢。
經過幾天的接觸,記者與這位快遞員相處的十分融洽,他透露了一些快遞業內的潛規則,隨著快遞管理越來越規范,如果掉包,偷盜,被查出來會處罰很重,但他們即使不動客人的貨,也仍然可以掙錢。員工說,可以把大的箱子改小,改動稍微比貨大一點點,本來算體積算的十公斤,要1000元,但是改小了只要 50元錢就發出去了,當中就賺了950元。或者是改數字,比如說上面價格是1000多元,你加個點,一下就可以賺了。
在信息網絡如此發達的今天,一些稍有規模的快遞公司都可以實時跟蹤包裹行蹤,如果還存在著大量無著件,只能說是快遞公司內部管理出了嚴重漏洞。而私自售賣無著件也已經超出了服務質量優劣的問題,涉及到一個行業是否在合理合法做生意的問題。快遞業目前已經成為消費領域投訴的重災區,我們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企業自律上,而應該追問作為主管部門的郵政部門為何沒能盡到監管之職?對快遞業已經暴露出來的問題,郵政部門又將如何改善監管加大查處力度?我們期待郵政部門能夠有所作為,并用實際行動回應消費者的訴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