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今年格力電器的目標是要實現全年營收超過1000億元,隨著朱江洪的退休,這個重任就落在了董明珠的肩上,外界也持觀望態度,看董明珠一個人能否繼續唱好這臺戲。事實證明,董明珠頂住了壓力,堅持自主創新、核心科技的發展路線。從日前格力交出的董明珠時代的首份成績單來看,格力實現了平穩過渡,而且逆勢實現了穩健增長,第三季度營收凈利潤均大幅增長,同比分別增長21.09%和57.25%,市場份額持續提高,行業龍頭地位更加鞏固。
265億節能補貼 推動市場
今年5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了促進節能家電等產品消費的政策措施,決定安排財政補貼265億元,啟動推廣符合節能標準的空調、平板電視、電冰箱、洗衣機和熱水器。國慶黃金周前,三部委又公布了第二批節能補貼入圍企業和產品目錄,至此,進入補貼范圍的產品型號從首批公布的近12000個品種增加到了約21000個。同時,國家還確定了將實施能效“領跑者”制度,對達到“領跑者”能效指標的超高效產品設立較高補貼標準。
點評:此前,除家電行業受到外部經濟環境疲軟等因素影響外,節能惠民、以舊換新、家電下鄉等各類補貼政策也相繼退出,使得整個行業在2011年呈現前高后低的走勢,增速明顯放緩,低迷狀態一直延續到今年上半年。國家適時給出的政策使疲軟態勢的家電行業打了一支“強心針”,啟動推廣符合節能標準的空調、平板電視、電冰箱、洗衣機和熱水器。政策實施前期經歷了市場的冷淡反應,在增加入圍產品、理順補貼流程、消費者逐漸接受之后,近幾個月來,尤其是九月以來,政策對市場的拉動效應逐漸顯現,行業龍頭企業受益明顯,也推動了家電企業向節能方向的轉型升級。
美的集團 接班交棒
繼3年前辭任美的電器董事局主席之后,今年已70歲的美的集團創始人何享健在今年8月正式宣布卸任美的集團董事長,只擔任美的集團的控股股東、美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美的電器董事長、總裁方洪波全面“接班”,擔任美的集團董事長。伴隨何享健的卸任,美的集團董事會及高層管理人員也進行調整,調整完成后,美的集團董事由清一色的職業經理人擔任,而何享健則從更高的戰略層面引領美的的發展。
點評:不同于中國民營企業普遍的“子承父業”,方洪波與何享健非親非故,是一位在美的成長起來的職業經理人,這種接班交棒的方式在廣東開了先河。事實上,美的從上世紀開始實施職業經理人管理體制,經過幾十年的培養和歷練,擁有同行業規模最龐大、也最成熟的職業經理人團隊,接班水到渠成。2010年美的宣布當年銷售收入突破千億元大關,到2015年實現銷售收入2000億元,但之后遭遇瓶頸著手轉型,此番高層調整也是美的戰略轉型的進一步深化,目的在于提升運營效率、規范治理結構、構建現代企業制度。
華星光電8.5代線 提前實現滿產
10月,TCL集團宣布其控股的、總投資220億元的華星光電8.5代線項目提前三個月超越10萬片的設計滿載產能,9月份實現10.8萬片基板,良品率高達95%。據TCL集團董事長兼華星光電董事長李東生介紹,華星光電自2010年3月動工起用時17個月建成投產、10個月爬坡滿產,創造業界最快紀錄。而在今年9月華星光電出貨已經占到世界市場份額為9.5%,超越夏普成為全球第五,其中32吋產品出貨為全球第一,同時在中國內地市場取代LGD成為第二大液晶面板供應商,僅次于臺灣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