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陳的“聲望”還體現在其能夠利用廣闊的人際網絡,把業務“外包”給其他“水客”。當本報記者詢問老陳可以從澳門帶幾罐奶粉過關時,老陳則反問需要帶幾罐,并坦言像他這種每天多次往返的旅客,每人每次只能帶一罐奶粉過關,但是他可以發動身邊一批認識的“水客”一起行動,化整為零。
帶貨收入幾何?老陳表示,這要因貨物的種類而異,“高風險、高關稅的產品,比如電子產品,利潤也更高,一些比較容易帶的‘雜貨’賺得就比較少,這些一般要有一定量才帶!崩详惲辛藗自己的報價表:帶一瓶洗發水15元,一罐約1kg的奶粉20元,約2kg的奶粉40元,一部手機50元,一臺平板電腦100元。“以前汽車輪胎最賺錢,但現在查得嚴,幾乎沒人敢走這個了。”
年景好的時候老陳月入上萬,但隨著“水客”群體的逐漸壯大,能分到的一杯羹也越來越少,“好多福建、湖北的人都過來和我們搶‘飯碗’”,現在他每個月一般能拿六七千塊錢。
“貓鼠博弈”
在拱北口岸,“貓鼠博弈”每天都在上演!皣赖臅r候我們就休息,松的時候我們就出來。”來自澳門的王阿姨也是一名專職水客,降低貨物被查處風險,她有自己的“訣竅”。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按照海關規定,居民旅客攜帶手機等電子產品入境是必須予以征稅的,但有經驗的王阿姨打了個“擦邊球”,“只帶手機卡出去,到那邊買了新手機之后插入手機卡,當成是自己在用的拿回來。記得要把手機盒丟掉。”
除了“水客”的見招拆招,“水客”團伙形成的嚴密、專業的走私鏈條,也加大了海關查緝的難度。
“我們只是小卒子,真正拿大頭的是‘老板’!焙薄八汀毙±羁谥械摹袄习濉,是指下單的貨主。
小李稱,他除了幫零散個體帶貨,有時也會受雇于有組織的“水客”團伙!巴ǔJ莾鹊刎浿飨聠,澳門這邊有人發貨,聯絡 ‘水客頭’,‘水客頭’再雇用‘水客’帶貨,在約定的時間地點集合,登記分配發貨,然后‘水客’分批過關,入境后把貨物交給指定的接貨人,貨主再來取貨!毙±钍崂沓隽艘粭l走私鏈條:“貨主下單―攬貨商境外攬貨―‘水客頭’組織通關―‘水客’偷運入境―境內貨主收貨”,而且“購、運、儲、銷”各環節都由互不認識、互不聯系的專人實施。
“水客”是上述利益鏈條中分成較少的一環。小李說,以帶一部蘋果手機為例,“水客”每次能獲得30元~50元的利潤,而在刨除“帶工費”、倉儲等各項成本后,貨主每部獲利為300元~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