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站在高處的蘋果正在感覺到一股寒冷。2013年蘋果公布了第一季度財報,當季蘋果營收為545.12億美元,同比增長17%;凈利潤為130.78億美元。公平的說,營收和凈利潤都還相當的亮麗,營收甚至創下歷史最高紀錄。不過相比去年同期的130.64億美元,凈利潤僅僅增長了0.1%。
細心的投資者發現,蘋果首次對大中華區青睞有加。財報首次披露大中華區的情況,數據顯示,蘋果在大中華區的營收為68.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7%,比上一財季的54.27億美元增長26%。大中華區的營收占蘋果全球市場份額的12.5%,位居美洲、歐洲等發達市場之后。
這樣的對比難免讓人覺得,蘋果走下坡路了,未來的蘋果要靠中國市場的引擎了。不過,這樣的說法還是過于超前,畢竟除了大中華區的12.5%的市場份額,美洲部門占到37.3%,歐洲部門占到22.9%的市場份額,歐美仍然是蘋果的核心市場。
青島美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CEO漢景奎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中國市場還是能保持比全球其他市場增長更快的趨勢,但是單純的中國市場的表現不能扭轉整體的蘋果市場的增長,“中國市場沒有那么大的價值能改變全局。”
除了中國市場的魔力沒那么大以外,問題的核心其實不在市場。“蘋果最大的問題是創新能力的失去,能不能找到創新能力,打破目前的格局,這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通信專家項立剛對《投資者報》記者說。
中國市場難拯救蘋果創新乏力癥
“中國市場是蘋果產品增長最快的市場,未來蘋果全力促成跟中移動的合作應該是大概率事件。不過此舉依然消除不了iPhone銷售前景和毛利率下滑的不確定性。”上海匯多盈投資咨詢公司投資總監周波更傾向于看淡蘋果的未來。
iPhone的銷售前景不容樂觀。蘋果公司70%以上的收入來自于iPhone與iPad,70%的利潤來自于iPhone。而iPhone5與iPad mini的高成本拉高了蘋果公司總體成本。
更重要的是iPhone的競爭對手是蘋果自己。據易觀國際數據顯示,2013第一財年美國市場iPhone5的銷量只有50%,剩下一半選擇價格更便宜的iPhone4S與iPhone4。而在2011年發布iPhone 4S時,近四分之三的買家均為iPhone 4S買家。
iPhone4S/4成了iPhone5最大的敵人。而顯然iPhone4的利潤會比iPhone5低,低利潤率的產品擠占市場空間,整體毛利率被拉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