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近的例子在于iPad mini。在mini發布后,原本要買iPad2的人改成了買mini,整整三分之二的市場被mini擠占,只賺了吆喝卻沒有賺到真金。
這樣活生生的例子在教育著蘋果。廉價版iPhone的呼聲越來越高,盡管這被認為是蘋果在中國市場能開疆拓土的利器,但蘋果顯然非常謹慎。“蘋果推出廉價版是否能沖擊安卓尚未可知,但對自身產品肯定是會產生一定的沖擊。”漢景奎說:“推出廉價版對蘋果來說不是個利好消息,甚至是利空,因為利潤率已無法恢復到高的水平了。”
廉價版iPhone被認為能對銷量有大幅度的提升。財報對比顯示,蘋果的毛利率從一季度的47.4%下降到現在的38.6%,而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從一季度的94.1%下降到0.11%,毛利和凈利潤都在下降,增加銷量成了無奈的選擇。不過投資人對此并不看好,周波表示,從iPad2和iPad mini看,對銷量拉動不明顯,反而進一步降低毛利率。
本土化和渠道助力蘋果
中國市場被寄予厚望,蘋果在中國發力也是有目共睹。近日,據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官方微博“上海商務”發布消息,蘋果將于今年夏季在上海建立研發中心。2012年12月10日,蘋果宣布,成都第一家蘋果直營店——成都萬象城店將于12月15日正式開業。
落戶成都,打開了蘋果開拓二三線城市的想象力。開設更多直營店,對蘋果而言,本身就是直接的推動力,不管銷量能提升多少,蘋果從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延伸,這是蘋果向更大的市場空間進行產品展示的良機,二三線城市將迎來蘋果直營店的更直觀的體驗,或許這更能帶來基于體驗的消費。
數據顯示,截止到2012年底中國智能手機的滲透率只有24%,對比美國48%,中國區市場潛力無限。“目前只有運營商和直營店兩種渠道,必須要對中國的渠道進行滲透,才能把中國市場做好。”項立剛說。
除了渠道,本土化也是蘋果的方向之一。App store就是本土化空間改善較大的例子,整個App store訪問速度太慢,“未來蘋果肯定會花力氣來優化。”漢景奎說,但同時蘋果的App store的內容能否通過相關方面的審核,也相當敏感,如果不能通過,那蘋果進入中國的價值將大打折扣。
除了這個方面,比如siri能否搜索大眾點評數據等等都是蘋果本土化可供嘗試的方式。項立剛表示,蘋果要開發中國市場,首先就要針對本土市場進行研發和整合。
對投資人而言,多元化的盈利模式也可以是蘋果改善的方向。目前蘋果來自軟件和互聯網的收入占比只有5%,收入比例太低。目前主要依賴App的收費軟件下載增收,但安卓免費軟件會沖擊蘋果,“蘋果還是得考慮多元化的盈利模式,類似廣告等其他收入模式。”周波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