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整個IT行業來看,其污染排放和水耗、能耗主要集中在原材料生產環節,其中尤以PCB企業最為典型。針對環保組織提出的質疑,蘋果公司推動三家全球主要PCB供應商接受環保組織監督下的專項審核。
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健康項目主任Linda Greer表示,蘋果目前的環境供應鏈管理為其他企業改善其供應鏈管理提供了一個典范。
本次報告同時還指出了蘋果需要繼續改進的方面,包括部分供應商整改至今尚未完成,尚未能推動供應商公開排放數據等。同時,環保組織希望蘋果公司能夠與政府、勞工組織和工人溝通,解決供應鏈存在的勞工權益和職業傷害問題。
百余家企業回應污染
除蘋果公司之外,還有一批IT品牌積極回應各界關注,加強對供應商的環境管理。在西門子、松下、諾基亞、飛利浦、蘋果、微軟等推動下,100余家企業對它們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情況進行了說明。多家品牌開展的綠色采購,不但促進了實際的污染減排,更讓大批供應商認識到它們必須對社區和公眾負責,開始樹立環境責任感。
與此同時,若干IT品牌表現不佳,其中佳能公司和LG公司對中外環保組織就其供應鏈管理的多次提示表現消極,至今未能建立機制,主動識別其問題供應商;而HTC則是33家IT品牌中唯一一家拒絕對供應鏈污染質疑做出回應的品牌。環保組織呼吁消費者對上述品牌做出表達,為清除IT產業污染提供動力。
南京綠石總干事李春華表示,經過兩年多的推動,我們終于看到蘋果公司的巨大轉變。我們希望,現在仍然消極應對的HTC、LG、佳能等品牌能夠盡快行動起來,有效管理供貨商的環境表現。
商道縱橫咨詢機構創辦人郭沛源博士表示,蘋果公司的轉變說明提升供應鏈透明度對綠化供應鏈大有裨益。這一經驗不僅可用在IT產業,還可以在紡織服裝、日用品等產業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