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騰訊不會不知道,那為什么仍然要把電商藏得這么深呢?
1.電商的傷害性
大騰訊的業務簡單分,就是社交、媒體、游戲和電商四大塊。
媒體和游戲,這兩個業務對于微信這個社交應用,其實還是很有助于提高粘性的,他們有一定的服務和娛樂屬性,而且,一個值得強調的關鍵點在于,媒體和游戲業務對于大部分用戶來說,是免費的!媒體業務可以向廣告商收錢,游戲也只要少部分用戶付費即可,所以我等摳門小白樂得通過騰訊新聞和公眾號來看資訊,分享給朋友,或者沒事打個小游戲,和小伙伴們攀比一下。
但是,電商就不同了,這是個要每個人掏錢的東西。即使是促銷打折,滿100減50,始終是要我們付錢的,它給人的感受和資訊或者游戲確實不同。無論微信怎么強調自己不是營銷平臺,一旦和商務沾邊,就不可能只有客服,沒有營銷,而用戶對于營銷,終歸有些抵觸情緒的。尤其在一款社交工具里,用戶的期待是好友間的交流,對于營銷信息,他們是沒有心理期待的。
尤其是有了微博的前車之鑒,微信對于電商可能帶來的這種傷害性,是尤其警惕的。
2.騰訊內部的資源傾斜
誰能掙錢,誰就有說話的地兒,這個原則,貌似在哪兒都差不多。
在騰訊,誰牛逼?看財報最清楚。

游戲和會員費,這是營收大頭,差不多3/4,而且這都是高利潤率的,廣告這邊,考慮到視頻還在燒錢,所以養活自己可以,要給集團交份子錢恐怕也交不了多少,而電商,雖然營收同比翻了一倍,但是估摸著還是虧損ing。
在這種情況下,游戲說,讓微信支持我,大家自然沒話說,想想微信5.0出來的時候怎么推游戲的,點開了就讓你打飛機!可是如果還沒能貢獻利潤的電商也嚷嚷著要在微信里要個好位置,其他部門能服氣么,是不是都會去要求同等待遇?帝企鵝的產品實在太多,倘若如此,微信一下就要被擠爆。協調和平衡各部門的利益,這是微信身在一個大公司,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3.微信很強大但還不夠安全
騰訊很想借微信在移動電商里大干一番,可是,考慮到大力扶植電商有可能對用戶體驗造成的打擊,騰訊不得不仔細思量。這也是因為微信雖然很強大,但和QQ比,它還沒有到足夠安全的地步。
QQ的活躍度雖然被微信分流掉一些,但依然是我們在PC端唯一的IM工具,(旺旺、YY畢竟是細分領域的),那么多好友、那么多群,用戶在QQ里沉淀了很大的一張社交關系網,加上類似于傳文件、視頻對話一類比較重的工具性應用,和打磨了那么多年的各種細節體驗,用戶對于QQ的習慣度和依賴度確實夠深。所以,即使,QQ稍微傷害一下用戶體驗,我們也只能忍了。除非你可以離開PC,否則很多時候還真有點離不開QQ。
但是,微信呢?如果微信掛了,我們會怎么樣,傷心難過一下,然后要聊天可以用手Q,要曬幸福要吐槽可以去微博,要看自媒體可以去新聞客戶端,太陽照常升起,生活繼續精彩……哦哦,還有,米聊陌陌來往,這些都還活著呢!
不少騰訊的朋友都和我說起過,馬化騰是一個危機意識很強,常常居安思危的人,所以,輕易冒險的事兒他是不干的。如果說,競品在商業模式探索上,有好的突破點,那騰訊就快馬趕上,寧可開始落后一點,也絕不能先涉險犯錯。畢竟微信犯錯的后果是不堪設想的。
外部虛火太甚
說了這些,倒不是要黑微信電商,對于微信在移動端的強大能量,我是絕對認可的。
只是,我覺得,微信電商,目前還處在艱難的探索期。
不可否認,微信電商確實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比如易迅運營的精選商城,購物流程極簡,點擊后直接進入購買頁面,沒有購物車,沒有客服,買完后可以分享給好友或者發到朋友圈里去,很符合移動購物迅速決策、碎片式、社交化的特點。再比如微生活,給線下商戶提供CRM管理平臺,做會員管理,據說經過一年的免費推廣,現在已經進入收費階段,說明有一定效果,否則商戶也不會掏腰包。
但是,這距離成功還真是遠著呢。
事實上,據我所知,騰訊內部看待微信電商,雖然期待和有信心,但遠沒有外界這么浮夸。不少人看到微信精選商城,就說顛覆淘寶天貓;看到微信電影票,就認為格瓦拉之流可以歇菜了;看到餐館門口豎了二維碼,就覺得大眾點評危險了……可是,騰訊內部是完全另一種視角在看問題,他們覺得自己每進入一個新領域,外邊都是一圈強敵!
其實,反過來想想,如果微信電商真是所向披靡,騰訊何必還猶抱琵琶半遮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