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網卡”真是免費的午餐?
“蹭網卡”真是天上掉下來的午餐嗎?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蹭網并不是想蹭就能蹭成的。蹭網卡并不像賣家宣傳的那樣能夠百分之百蹭網成功,聯網率有時甚至很低。要想使用蹭網卡上網必須保證在使用范圍內有人正在使用無線路由器上網,而且無線信號足夠強;對方必須使用WEP加密方式或者沒有加密才能蹭網,如果對方綁定了IP,或是采用MAC過濾、關閉DHCP等保密方法都無法蹭網成功。
其次,蹭網者需要面對網絡安全問題。蹭網者蹭網時會讓自己的賬號、密碼和個人信息等在別人的路由器上留下痕跡,不僅可以讓“被蹭者”輕易將其“踢走”,而且容易遭到黑客襲擊或中木馬病毒。一位網友表示,蹭網“蹭的其實是‘菜鳥’的網,稍有些網絡知識的人一加密就無法蹭到了。”
第三,相關法律法規對蹭網行為作出判定,理論上蹭網已經被定性為違法違規行為。據現有電信法規,在未經他人允許的前提下,使用“蹭網卡”設備強行接入他人的無線網絡,是侵犯他人網絡使用權的新型盜竊行為,要承擔民事甚至刑事責任。同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的規定,蹭網行為還涉嫌擾亂電信市場秩序。
另外,通過蹭網上網的背后還隱藏著巨大的健康危害。工信部門指出:蹭網卡信號強大源自于其內含本不該在網卡上出現的功率放大模塊,其功率能高達1000MW左右,是普通網卡的10倍至25倍。因此電磁輻射更強,長期使用將對身體健康造成巨大的傷害。并且流通于市面上的蹭網卡幾乎都是地下小工廠生產的“三無產品”,一旦出現質量或者健康等方面的問題,苦果只能自己消受。
“蹭網”不僅要“看天吃飯”,而且需要面對違法違規遭受懲處以及健康受到損害的巨大風險,省了小錢,占了小便宜,卻要面對付出巨大代價來償還的風險。同時,“蹭網”這種強行占用他人資源的行為也是不為傳統道德所容的。舍大義而取小利,始終不是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