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輸血
“目前,泛海系、新湖系也大量采用這一手法。”一位金融機構高管認為,此種手法需要趕上大勢好,特別是所投的金融企業有上市的,套現部分股權之后,可以平衡現金流。如若杠桿使用沒有節制,用金融企業股權質押獲得短期融資,再進行實業、房地產等的長期投資,在外部環境變化的時候,資金鏈會非常脆弱。
通過多年運作,實德系投資金融企業的股權成本為39.36億元,但用金融企業股權質押(極少部分貸款加了其它資產擔保),已從銀行、信托等渠道獲得融資63.59億元,余額60.36億元。
在這些融資中,提供質押物的企業不一定就是融資主體,往往是實德系一個企業貸款,另一個企業提供抵押物。“整個實德系的資金都是集中運作,互相調配的,金融企業股權是實德系最優質的抵押物。”一位大連銀行業資深人士說。
實德系早年參與了生命人壽的籌建,至今仍以大連實德集團和大連東鵬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名義合計持有生命人壽10.79%股權。但實德真正嘗到金融股權投資的暴利是2007年中國太保上市前夕入股(此前實德就已入股太保,但中途被迫退出),太保上市后股份陸續解禁減持,扣除初始投資,獲利超過40億元。
此后,實德系對壽險公司的投資情有獨鐘,一直圖謀控股一家壽險公司。2010年12月18日,保監會批復同意沈煤集團、人和投資、北京富德、大連三德、大連瑞德、大連萬朋6家公司共同發起籌建華匯人壽,注冊資本15億元。2011年底,華匯人壽正式開業。
鮮為人知的是,華匯人壽為實德系100%控制。人和投資、北京富德、大連三德、大連瑞德、大連萬朋屬實德系已昭然若揭,分別持有華匯人壽20%、20%、20%、10%、10%股權。
華匯人壽剩下的股東中,沈煤集團屬國有企業,持有華匯人壽20%股權。但在前述資金報告中,明確列示此20%的股權也屬于“集團及關聯公司所持股權。”
“極有可能是沈煤集團幫實德系企業代持股權,因為當時拿到華匯人壽牌照,是用了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優惠政策。如果股東里面沒有國有企業,很難獲得審批。”一位保險公司高管認為。
壽險公司的盈利周期較長,實德顯然經不起如此漫長的等待。華匯人壽開業后,北京富德將其持有的全部3億股股份,大連三德將其持有的1億股股份,于2012年2月質押給了吉林信托,總計獲得5.92億元融資。大連瑞德、大連萬朋也分別將各自持有的1.5億股股權質押給了一位黃姓自然人,總計獲得1.5億元借款。
實德系動用7億股華匯人壽股權質押(對應初始投資金額7億元),獲得融資7.42億元。剩下沒有質押的華匯人壽股權包括沈煤集團持有的3億股、人和投資持有的3億股和大連三德持有的2億股。前述資金報告稱,沈煤集團為國企,預計很難質押。
據本報了解,實德系早就在運作將人和投資、大連三德持有的華匯人壽股權質押給有關金融機構,項目正在推進中,徐明失蹤的消息就傳來,相關項目立即陷入停滯。
實德集團屬大連銀行股東被外界熟知,但“徐明對大連銀行的影響力很弱,持股比例也只有5%,實德只是等待大連銀行上市,然后套現。”一位大連銀行業資深人士說,實德真正重視的是鐵嶺商行。
鐵嶺商行由鐵嶺市城市信用社改制而來,2010年12月22日,銀監會批復同意,人和投資、新藍置業、北京富德分別入股鐵嶺商行4億股、4億股、1.6億股,分別占鐵嶺商行19.94%、19.94%、7.97%股份。
除了人和投資、新藍置業、北京富德三家企業持股鐵嶺商行,前述內部資金報告顯示,大連三德也持有鐵嶺商行1.6億股,實德集團及關聯公司總計持有鐵嶺商行55.83%股權,入股成本均為每股1.15元。
通過各種關系和資源入股金融企業,成功后旋即將金融企業股權質押給銀行或信托融資,然后再做下一筆投資,反復放大資金杠桿,是實德系資本運作的重要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