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寸土寸金的央企"閑置土地"上蓋起的福利房通常以近市場價十分之一的價格賣給央企員工。"
不過,雖說是單位的"福利",但記者卻了解到,仍然有企業的職工將單位的"福利"變現,房子一轉手就能賺個幾百萬元。
據華夏時報報道,在寸土寸金的央企"閑置土地"上蓋起的福利房通常以近市場價十分之一的價格賣給央企員工。因此,每每傳出央企員工福利分房的消息都會引起廣泛的關注。
然而,更值得關注的是,本屬于集體產權的"福利房"在通過各種關系后搖身一變成為個人產權后,福利房"變現"的通道由此打開。而與市場價動輒幾百萬的差價,讓福利房成為央企員工"分房一族"的隱性收入新通道。
可"變現"的福利房
5月的北京,西直門外的幾條老街上早已綠樹成蔭。不過,這附近一個居民家屬區里新蓋起的高層住宅樓,還是讓經過的路人忍不住猜測一番。
"這附近70年代的舊房子都賣到三萬多元或接近4萬元一平米,而且這附近這幾年就沒有建過新樓。"家住附近的宋女士告訴記者。
這棟新樓屬于高粱斜街附近的一家央企。記者看到,該樓已經封頂,外立面也已接近完工。
這一小區中的居民告訴記者,施工的地方原本是企業的舊廠房,現在拆了再建住宅,房子建成后將以建筑成本價賣給自己企業的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