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位于廣東珠海市高欄港區南逕灣總計132066.2平方米的建設用地,近來成為當地輿論關注的“熱土”。
《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赴珠海調查獲悉,這塊原本由珠海港豐石化有限公司(下簡稱港豐石化)按政府合同開山填海造出來的土地,被市國土資源局(下簡稱國土局)以“閑置滿兩年”為由收回,并在行政復議期間轉讓給了一家國企。對此,當地政府官員的解釋是:“與大企業相比,港豐石化太小,沒實力。”
企業依約開山造地政府下文先“割”后“收”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第一批經濟特區,珠海市曾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創業者,來自江西的黃志堅便是其中一個。經數年打拼,他于2001年2月在珠海注冊成立了一家從事清潔能 源 項 目 的 民 營 企 業 — 港 豐 石化。
據介紹,港豐石化于2002年12月與珠海高欄港區(時稱“臨港工業區”)管委會簽訂合同,獲準以開山填海造地方式在該區投資開發多功能低溫倉儲項目;2004年3月,簽訂《珠海市國有土地權出讓合同書》,以 每 平 方 米 一 元 的 價 款 取 得132066.2平方米工業建設用地使用權,并辦理了《建設用地批準書》和《房地產權證》。
2005年底,開山造地工程基本完成。但在2006年1月,港區經濟發展局向港豐石化下達紅頭文件稱,“經珠海市政府多年爭取,廣東省重點項目LN G項目已選址在珠海臨港工業區,具體位置和貴公司相鄰。”“L N G必須向貴公司方向平移30米……我區要求貴公司盡快與廣東珠海燃氣工程建設辦公室達成相鄰邊界紅線退讓劃分協議。”
“珠海LN G是中海油和廣東粵電集團等大型國企在珠海投資的重點項目。”黃志堅無奈地說,港豐石化按政府要求與廣東珠海燃氣辦簽訂邊界退讓30米協議,“割讓”8000多平 方 米 土 地 。 另 外 , 燃 氣 辦 又 因L N G項目建設需要向港豐石化“免費借用”43800平方米土地,后來燃氣辦再發函延長了借地期限。
2007年4月30日,高欄港區管委會又通知港豐石化到區里開會。此次《會議紀要》顯示,這回是為了配合殼牌項目,要求港豐石化把自己為開山造地施工而投資建設的變壓器及高壓線路拆除,但政府承諾會在45個工作日內恢復供電。
按照區政府調整規劃用地的要求,2007年8月20日,港豐石化與高欄港區國土分局簽訂工業用地《補充合同書》,并據此于2008年1月29日重新辦理了《建設用地批準書》。
在港豐石化多次催促下,2008年10月26日,珠海燃氣辦將L N G項目借用土地歸還;但因殼牌項目而被政府下令拆除的變壓器及高壓線路始終未能恢復。
2009年12月15日,珠海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向港豐石化頒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2010年1月,珠海市人防辦、市政府涉外建設項目國家安全事項審查辦等部門相繼審批完畢。至此,港豐石化正式具備地面工程建設合法權。
因電力始終未能恢復,為趕工期,港豐石化采用柴油機發電方式加快推進項目施工。可在2010年4月22日,高欄港區建設局以施工手續不全為由下發《停止施工通知》,責令立即停工。
2010年10月14日,珠海市國土局告知港豐石化,以“滿2年未動工開發”為由,擬收回其132066.2平方米建設用地使用權。同年12月10日正式下達收地《決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