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劃算的美國投資移民“買賣”,并非所有的項目都是餡餅,有些甚至是陷阱。
蛇年新春伊始,美國投資移民(EB-5計劃)的一顆“地雷”被引爆。2013年2月6日,北伊利諾伊州地區法院受理了美國證監會對芝加哥會議中心提起的證券欺詐訴訟,美國證監會并要求法院凍結該項目的所有資金。
自此,這場被稱為美國投資移民歷史上最大的騙局落幕,超過250名投資人通過該項目的移民之路已徹底斷絕,投資人接下來能做的,只是立即追回投資款,以免蒙受巨大損失。
就在不久前,該項目的主要推廣方還在通過宣講會、短信、網絡、專訪、電視等全方位的廣告攻勢向眾多有興趣投資移民美國的人們全力推薦這一項目。
中國的移民中介公司也對該項目進行了史無前例的推廣,該項目的投資人也以中國人為主。美國專業律師網站法佑網披露稱:為了向499名投資人在較短的時間內籌集3億美元資金,芝加哥會議中心項目給中介的代理費用高達4.5萬美元/人。
這背后,則是2010年~2012年,投資移民潮席卷中國的三年。
據美國國務院發布的數據,2010年,中國大陸投資移民申請人共有772件獲得移民簽證,占2010年美國投資移民簽證發放總量的40.9%,第二位的韓國百分比僅為15.6%,不及中國的一半。
根據美國移民局公布的數據,2011年,該國投資移民申請總共為3463件,其中,來自中國大陸的申請人達2408件,占總申請的69.5%,為美國提供了12億美元投資。
2012年提交美國的投資移民案總數為7641件,其中,來自中國大陸的申請為6124件,占總申請的80%多,為美國提供了30多億美元投資。
正因為這樣的強勁勢頭,美國的投資移民項目在近年來紛紛進入中國市場。一時間,五花八門的廣告詞鋪天蓋地、扣人心弦、動人肺腑。直到芝加哥會議中心的投資移民項目被提起證券欺詐訴訟,那些繁花似錦的投資移民廣告語言背后的真相和事實才逐步浮出水面。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對過去三年來在中國大力推銷的美國投資移民項目進行排查發現,有些美國投資移民項目遠非某些移民中介所介紹的那樣“安全”、“可靠”。
而對于一些美國投資移民項目而言,不僅項目的公開資本結構里存在貓膩,移民公司往往還會利用法律和制度的漏洞,與潛在投資者玩“區劃游戲”,同時,設置“租戶就業”陷阱也大行其道,托管賬戶亦可能暗藏殺機。
亦因過去幾年中國投資移民的劇增,美國國務院提出從2013年3月起,將實施投資移民的國家限制,即每年給中國提供有保障的700個名額,其余名額要在其他國家用不完時才能分配給中國。
在美國移民項目魚龍混雜之際,美國國務院將投資移民的大門對中國投資人關窄之舉也許并不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