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從事房地產商業開發,必須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辦理項目立項、規劃、土地審批、建設許可等一系列合法手續,才能開工建設。
然而,山東嘉祥縣孟姑集鄉某些領導,假借學校危房改造名義,不僅拆了學校,而且強占周邊村民的近百畝耕地,沒有辦理任何手續,就大搞商業開發,嚴重損害了老百姓的權益,一些村民到當地政府討說法無果后,就開始上訪。
前不久,本報記者接到投訴后前往山東嘉祥縣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該縣的政府部門及一些土地主管部門,明明知道該陽光商城項目沒有辦理任何手續,系非法占地、非法建筑,卻在接到群眾舉報后查而不處,充當非法建設者的保護傘,導致在“立案調查”沒有任何結果的一年半期間,該陽光商貿城項目大規模的建筑拔地而起,目前已對外銷售。
場景再現
鄉干部帶隊上百人毀農田
“轟隆隆”、“轟隆隆”一陣巨大的聲響,驚醒了村民趙某,“這是干啥呀?”他一邊自言自語,一邊抬頭看看鬧鐘,才凌晨三點一刻。
緩了緩神,他就急忙去自己的田地里瞧瞧。因為,最近鄉干部說要重新蓋學校,要占用村民的土地。
當他趕到村外田里的時候,眼前的景象讓他目瞪口呆:前趙村及孟姑集村的近百畝耕地正被推土機夷為平地。村民用汗水挑著一擔水一擔水灌溉的莊稼及樹木全被毀掉。“你們為啥這樣?”趙某、還有許多村民一起質問該鄉紀委書記李西渠和黨委副書記胡傳民。“你想干啥!?誰敢妨礙我們執行公務?我們要占地蓋新學校!”沒等村民靠近,站在倆領導旁邊的上百號手持棍棒的不明身份人員一邊質問,一邊逼近村民。
村民反映稱,除了鄉紀委書記李西渠和黨委副書記胡傳民在毀壞農田的現場外,鄉黨委書記魏余峰、鄉長李養華、人大副主席金慶嶺等鄉政府的領導及村委會的干部都在現場指揮,有些村民提出抗議并上前欲準備阻止,但聽到魏余鋒書記喊道,誰上前阻止就給我打,打死為止。金慶嶺副主席接到“指令”后,遂帶人攔住上前阻擋的村民,并聲稱誰向前走一步就給我打。
在村民的反對聲中,一百余畝農田和學校的“危房”頃刻變成廢墟。
事件起因
鄉書記帶上百人拆民居稱建新學校
據了解,2012年初,孟姑集鄉原中心小學地塊和房屋都被鄉政府賣掉了,導致原來在該學校上學的孩子不得不寄宿在周圍稍微偏遠的學校里上學。
為什么賣學校呢?記者帶著疑問,采訪了孟姑集鄉政府的金慶嶺副主席。他向記者解釋,舊學校的房子變成了危房,需要重新改造。當記者問道,建學校為何同時有個陽光商貿城的項目也在開工建設。其表示不知道陽光商貿城項目的事情,但他告訴記者,既然陽光商貿城在開工建設,這個項目肯定是合法建筑。
說到這里肯定會有人會質疑:因為孩子已經在其他學校借讀了。如果是學校要重新改造,拆了舊的在原址上建一所新的就可以了,為什么還要重新占用耕地呢?
村民趙某也有這樣的疑問。4月18日,一伙不明身份的人把他家田里栽種的果樹砍掉了。5月2日,他和村民聯名向鄉政府和縣政府寫信詢問砍樹占地的原因時,鄉政府是這樣回答的:改建學校,這是縣政府已經開會決定的,難道能總讓孩子們借宿在其他學校上學么?“蓋學校用不了這么多土地啊!”村民們對此都議論紛紛,議論歸議論,但是政府依然在不停地強占著耕地,同時還有一些距離學校很近的農民住宅也被要求拆除,每平方米的補償款為400元。
2012年5月開始,鄉黨委派鄉人大金副主席帶隊,組織鄉城管執法隊員上門對這些住戶口頭傳達征收通知。住戶們堅持要求政府拿出上級下發的建校合法文件,政府拿不出。接著又假惺惺向住房戶征求意見,多數住戶表示只要是政府建學校用地,愿意按合理補償即可接受;倘若是給開發商個人提供土地,則堅決不同意。而后,政府又單方面請了評估公司,由鄉城管執法丈量各家房屋面積,村民被要求以400元每平方米的價格賣掉,其余的安置與補償事宜皆免談。“這個價格從哪里能買到房子?這個連我們蓋房的材料都買不來!”村民們認為,這個補償價格太低,都不同意拆除。但是最后還是在鄉村干部的威脅下,不得不簽訂了補償協議。
趙愛運沒有和政府簽訂這個補償協議。趙愛運的八間房屋準確來說,應該算商業用房,每年向校方交租金1440元。她的房屋是在2003年在原學校臨街的位置修建的,當時她和學校簽訂了《建房租賃合同》,并經過鄉教委的審核、村委會同意后修建的,所建房屋當時完全遵照村鎮規劃,在當時整個孟姑集村的住戶均無宅基證(或房產證)。
隨后鄉政府向其下發了《行政執法行政處理告知書》、《行政執法行政處理決定書》。
7月18日早上7:30,孟姑集鄉黨委書記魏余峰親自帶領一百余人,開著大型挖掘機,強行將趙愛運扔到車上,由五、六個女鄉機關工作人員強行摁住,送進醫院,控制起來;接著又把房內物品抬到馬路上,轉眼之間她的家成為一片廢墟。趙的小兒子躲在隱蔽處用錄像機拍攝他們強拆的過程中,被扭送至派出所,強行刪除了視頻內容。
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當時帶頭寫聯名信指責鄉政府非法占地的村民趙某被鄉計生辦開出了一個高達12萬的巨額超生罰單。需要說明的是,2011年,該村民已經向鄉政府繳納完畢此前4萬多的罰款。(2011年,我國農村居民人均收入才6977元)這種報復性的罰單根據是什么做出來的?
事件發展
危房改造變成商貿城開發
該拆的建筑全部以“違章建筑”被拆了,該占的耕地都圈起來了。一個占地面積30多畝的商貿城開工建設了。
氣憤的村民先后向嘉祥縣政府、國土資源局、城建局等相關部門舉報多次,但始終沒有效果,商城一天都沒有停工,仿佛在嘲笑村民,你越舉報我越蓋越高。
2013年1月14日,記者在村民的帶領下來到原中心小學的校址,看不到新的學校在哪里,只看到一座占地面積在30畝以上的商貿城巍然聳立,旁邊的售樓處已經開始對外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