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聲音
國土部門稱已立案查處縣政府稱不知情
記者就此事采訪了嘉祥縣國土資源局。該局稽查大隊一位姓李的負責人稱:“我們已經進行了立案查處”,同時他承認,陽光商貿城和學校目前都沒有辦理任何手續。
嘉祥縣國土資源局辦公室主任說,發現陽光商貿城沒有辦理任何手續就開工建設后,就向當事方下發了《停建通知書》,要求他們停工接受調查。目前,陽光商貿城非法占地30多畝,有6畝左右的農田已經被嚴重破壞了地表層,已無法恢復種植,他們會依法依規處理。同時新學校占地30多畝,也沒有任何手續,同時也在查處。“既然你們立案查處了,陽光商貿城為何沒有停工?”記者進行了追問。
“我們要求其停工,他們沒有停,我們也沒有辦法,目前這案子還在調查之中。據了解,這土地屬于集體土地,原來的用途是耕地。”他說。
他告訴記者,本來這種案子應該在一個月內結案,但是村主任出了車禍,就給耽擱了,目前做了延期辦理。
隨后記者又來到相關部門了解這起嚴重違法占用耕地事件時,遭到了拒絕。該縣政府辦一名不愿留姓名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孟姑集鄉陽光商貿城違法占地的問題,之前確有村民來上訪,但具體是否屬于違法占地以及如何處理,不屬于政府處理的問題,而且政府對整個事件不知情。
據村民反映,他們是在2011年底就開始向國土局、縣政府舉報,但始終沒有任何政府部門出來管。
法院判決
孟姑集鄉政府拆遷行為違法
2012年10月10日,孟姑集鄉村民岳增平不服孟姑集鄉人民政府在未簽訂拆遷協議的情況下拆除其八間房屋的行為,遂向嘉祥縣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法院判決確認孟姑集鄉人民政府拆遷行為違法。
嘉祥縣人民法院接到起訴書后在2012年12月14日向雙方送達開庭通知書,于2013年1月14日開庭審理。
2月22日,嘉祥縣人民法院作出判決,認定孟姑集鄉人民政府未履行任何強制拆除的程序和手續,其拆遷行為違法,遂判決孟姑集鄉人民政府拆除岳增平的八間房屋的行為違法。
當村民看到判決書后,才知道孟姑集鄉人民政府拆除整個村子的房屋都是違法的,遂向政府反映、討要說法,但遭到鄉政府某些官員的嘲諷:“我建議你們都上法院接著打官司,法院判決多少錢,我們政府就賠多少錢,我們政府不怕打官司,我們政府拖也要拖死你們。”“不管怎樣,我們不會放棄維權!”面對政府部分官員惡劣的態度,村民們顯得無奈而堅定。
律師觀點
相關涉案官員都應受到追責
針對此事,記者采訪了北京天馳洪范律師事務所資深合伙人梅新和律師,他表示:相關涉案官員都應被追責。
首先,孟姑集鄉人民政府的拆遷行為已經被法院判決確認違法,從整個拆遷的過程來看,該鄉政府未履行任何強拆的手續和程序,在未與被拆遷人簽訂拆遷補償協議的情況下,就組織上百號人強行拆除他人房屋,其行為已經構成野蠻拆遷,理應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對政府的主要負責人進行行政處分;因野蠻拆遷行為造成公民合法財產損失的,數額較大的,理應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追究故意損害他人財產罪。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孟姑集鄉人民政府肆意拆遷民房,對眾多村民房屋內的合法財產并未采取保護措施,而是在強制拆遷時肆意的損壞,數額較大,理應對政府的主要領導和現場指揮強制拆遷的負責人追究刑事責任;
其次,陽光商貿城和學校至今都沒有任何占地批文和建設手續,就興土動工,且陽光商貿城已違法占地30多畝,建筑打樁已經嚴重破壞農田地表層6畝,無法恢復種植。根據我國關于土地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對于這種違法占地的數量和行為,已經觸犯我國刑法的規定,嘉祥縣國土部門不能僅僅停留在為期一年半的的“立案調查”階段,而是應及時的作出處罰措施,并根據職權依法將違法占地的案件移送司法機關,由司法機關追究相關當事人的刑事責任;
第三,陽光商貿城在沒有任何占地、規劃、開工建設等手續的情況下,能夠讓鄉政府參與野蠻拆遷、能夠在嘉祥縣國土資源局多次叫停的情況下,能順利建成并對外進行銷售。難免不讓人懷疑,陽光商貿城與孟姑集鄉人民政府,甚至與嘉祥縣人民政府相關部門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利益關系。
記者在寫稿的過程中,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孟姑集鄉人民政府以建學校為由拆除“違章建筑”,并將百余畝耕地交付給他人建學校和建設陽光商貿城,是為了政績還是為了利益?拆除一小片“違章建筑”,擴大了數百畝的“違章建筑”,這中間的運作是否具有利益關系?當初那一片的“違章建筑”存活了幾十年,無人問津。為何在2012年期間,孟姑集鄉人民政府寧愿背負著觸犯法律的高壓線,猛下狠心也要將村民的“違章建筑”拆除,之后將土地用于沒有任何占地手續的陽光商貿城項目的開發?這中間是否存在利益勾結和腐敗問題?
希望嘉祥縣政府主管部門和紀委部門介入調查,將野蠻拆遷、違法占地的違法行為以及是否存在非法的利益勾結和腐敗等問題,及時予以嚴肅處理。
對于山東嘉祥縣孟姑集鄉政府假借學校危房改造、違法占用耕地拆民房建商鋪謀取暴利一事,本報將繼續追蹤報道。
編后語
眾所周知,中國是人口眾多、人均耕地面積最少的國家之一。黨中央國務院多次開會強調:保護18億畝耕地紅線不容忽視。原國土資源部部長、國家土地總督察徐紹史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必須堅守18億畝耕地“生命線”,不僅要堅決守住數量,更要著力建設好質量。
土地是農民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國家嚴把18億畝的耕地紅線足以說明一切。山東嘉祥縣非法、違規征地一事,反映出土地政策在實施過程中監管的缺失,致使有不少農村在土地的使用中,隨著城市的發展和土地供求矛盾,出現了政府與農民相沖突的問題。一些地方為謀求發展,通過正常審批渠道辦不下來征地手續,采用市場中流行的“弄虛作假、借尸還魂、先斬后奏”等潛規則“劍走偏鋒”。孟姑集鄉政府正是“陽光商貿城”實施這一“潛規則”的幕后推手,強行把農用耕地變成建設用地。長此以往下去,政府部門的公信力必將受損,也會深層次的激化政府與群眾之間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