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碧桂園人士表示,長沙質量事件已得到圓滿解決,業主與碧桂園達成充分諒解。據悉,碧桂園已經開始在內部大力推行“創優100計劃”,擬每年花費數億元,對質量出色并最終使購房者高度滿意的施工承包單位給予每平方米建筑面積100元人民幣左右的額外獎勵。這也被譽為替業主的房屋質量“買了保險”。
工程“外包”帶來教訓
碧桂園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當前條件下,我們可能無法保證每一個碧桂園出品的單位都沒有缺陷,但可以保證對業主提出的每一個整改要求都認真聽取、妥善解決。”
為保證建筑質量,碧桂園近期更對其全資子公司騰越建筑公司下達更嚴苛的要求:各施工單位必須將現有工程進度及質量做好,并接受公司的質量考察。達標的施工單位才可安排新工程,不達標的今后將不再安排任何新工程。
碧桂園一位高層曾在回應長沙項目的質量問題時直言不諱,長沙威尼斯城項目是碧桂園首次嘗試將部分工程外包開發,給碧桂園帶來很大教訓。
說起長沙威尼斯城,碧桂園方面也感到“委屈”:“為了保證項目的質量,長沙威尼斯城聘請了當地最好的承建商,聘請了國家一級資質的監理公司,然而還是出現了質量問題。”通俗一些講,雖然工程外包的成本更高,但效果卻很差,這顯然不是開發商的本意。
買完“保險”還要加強監管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按照碧桂園在廣東省內的一貫標準,應該不會出現大的問題。所謂的“質量”問題往往會出現在某些細節的處理上面,而且往往是承建單位所造成的。
由于目前各個開發商的施工量都非常大,工程外包是非常普遍的方式,對于因承建單位在細節處理上的疏漏而產生建筑質量問題,小業主利益受損,開發商也毫無疑問成為“質量門”事件的“苦主”。
滿堂紅企業發展部經理陳靖認為,開發商提供沒有問題的房子是最基本的,但是一個房子成為成品是一個集合了開發商、建筑商、承包商等協作完成的整體,當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所有的環節都有責任。出現這樣的問題,一方面是下面分公司的監管不力,但最關鍵的是多個利益群體的責任心問題。
陳靖認為,碧桂園花幾個億采取“創優100”的獎勵方式,起了過渡作用,平息事件,防止結果惡化,這種方式很好。但避免質量問題不僅在于要為承包商提供獎勵,更在于要在承包商體制上避免監管缺失。要改變這種狀況,品牌開發商還要從根本上認識,親自監管,可以組成高層質量改善部門派去監管房子質量,使承包商采取標準的流程,確保房屋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