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調控樓市的“組合拳”繼續亮出
繼4月15日將二套房首付提至50%等措施頒布后,國務院昨日再次發布“新國十條”。
“新國十條”調控力度可謂空前,其中最核心的條款指出:商品住房價格過高、上漲過快、供應緊張的地區,商業銀行可根據風險狀況,暫停發放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對不能提供1年以上當地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地居民暫停發放購買住房貸款。
業界人士分析,該通知明確打壓投資投機性購房苗頭,雖然政策對于炒房客仍有可規避之處,但也可能影響到炒房客預期,致使炒房客由“掃貨”買房變成“拋盤”離場。政策給高溫樓市吃下了又一顆“退燒藥”,雖然具體藥效如何還有待觀察,但今年五一黃金周樓市將肯定受到影響。
開發商資金鏈將出現緊張
對于商業銀行可根據風險狀況暫停發放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的舉措。杭州銀行業內人士表示這一規定不是強制性的,銀行方面還需等待銀監會出臺的細則。
另外,“一次性公開全部銷售房源”這一點,對杭州樓市的影響不大。此前杭州市已經對捂盤有比較嚴的處理了。
“政策在預料之中,開發商的資金鏈條肯定會出現緊張。”也有銀行人士表示,銀行收緊信貸閘門將是毫無疑問的,中央新政一方面杜絕購房者炒樓,另一方面則是為了杜絕開發商炒地,對緩解商品房供求關系有極大推動作用。
對于連續的政策出現,房產業內人士都表示,中央調控樓市再次祭出“實招”,對杭州樓市將短時間內由心理影響轉化為實質影響,更有人預期,下一階段樓市成交量將急挫,至于房價走向還有待觀察。
打擊以溫州人為代表的炒房客
中原三級市場部研究總監張大偉認為,本次通知已經比15日的政策更加嚴格,第三套以上住房將可能停止貸款,這使得目前首次很多依靠貸款購房的客戶很難再獲得大量的資金。如此嚴格的貸款政策前所未有。
新政中,地方人民政府可根據實際情況,采取臨時性措施,在一定時期內限定購房套數,這條政策將會繼續打擊很多購房者炒房的可能。
而對于“對不能提供1年以上當地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地居民暫停發放購買住房貸款。”張大偉認為,規避了以溫州人為代表的炒房人繼續炒房的可能,這一條政策非常有力的打擊的游資購房,非常有利于繼續穩定市場。
此次新政再次提及稅費的影響。在已經出臺了很多金融及土地新政的情況下繼續保留了增加稅費的可能,非常大的影響了很多購房者特別是投機者對市場的預期,樓市已經很難繼續穩定價格。
張大偉預測,北京等大城市房價將立刻停漲,部分郊區房價將立刻下調,50%的炒房客將在3個月內開始拋售房源,將有60%以上的購房者出現明顯的觀望。
對外地炒家仍有很多規避的辦法
業界人士分析,該通知明確打壓投資投機性購房苗頭,雖然政策對于炒房客仍有可規避之處,但也可能影響到炒房客預期,致使炒房客由“掃貨”買房變成“拋盤”離場。政策給高溫樓市吃下了又一顆“退燒藥”,雖然具體藥效如何還有待觀察,但今年五一黃金樓市將肯定受到影響。
但業內人士也表示,第3套房貸停放對于炒家,尤其是老資格的外地炒家來說,仍有很多規避的辦法。這些炒家手上往往有很多身份證,他們可以用本地人的身份證去買房。
不過關鍵的是,新政策可能進一步影響炒家預期,一旦他們預計到樓市風險加大了,可能就不會再掃貨出擊,而是出貨離場。地人買走。
■新政重點
2010年4月17日,國務院下發《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確立政府問責制,要求開發商一次性公開全部房源。通知總體上分成四個側重點,一是加大供應,二是限制需求,三是加強監管,四是注重保障。
除了差別化信貸政策之外,通知對于個人購置多套房的限制提到了重要位置:“商品住房價格過高、上漲過快、供應緊張的地區,商業銀行可根據風險狀況,暫停發放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對不能提供1年以上當地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地居民暫停發放購買住房貸款。”
“地方人民政府可根據實際情況,采取臨時性措施,在一定時期內限定購房套數。”
通知第五部分,加強監管中,有兩條措施非比尋常:
“房地產開發企業在參與土地競拍和開發建設過程中,其股東不得違規對其提供借款、轉貸、擔保或其他相關融資便利……對存在土地閑置及炒地行為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商業銀行不得發放新開發項目貸款,證監部門暫停批準其上市、再融資和重大資產重組。”
“對取得預售許可或者辦理現房銷售備案的房地產開發項目,要在規定時間內一次性公開全部銷售房源,并嚴格按照申報價格明碼標價對外銷售。”
■微博評論
@上海云龍:管理層又出一拳:高房價地區停止發放第三套房貸!瘋狂炒房的炒家該收手了。組合拳來了,你們不能再抱有幻想了。回頭是岸!
@廿年小妖:原來認為第二套房貸50%首付不足以打擊炒房者,1.1倍的利息能夠有丁點作用,但如今看到第三套房貸政策出來,看來房價拐點在1個月左右時間會到了。在如今的價格要跌20%以上,國家不知道允不允許。
@蕭那個肖:17日出臺的房貸補充政策嚴厲,樓市正在為3月份不聽中央政府說話的瘋狂付出代價,而且會很沉重。不過,補充政策仍然留有兩個余地:第一,基本上可以肯定,不會有地方政府愿意主動承認自己屬于價格過高、上漲過快、供應緊張的地區;第二,商業銀行有自主裁量權是否停止發放第三套以上住房貸款。
@馮憲法:樓市新政對市場的降溫已“立竿見影”,但房價是否出現拐點,還要看各銀行對房貸政策的持續執行力度,以及物業稅等政策是否出臺。
@徐瑞延:國務院十號文件,不納稅不能享受房貸,只是把社保這個去掉,不然稅收照樣不交,交個社保還不是很容易。留下空子給人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