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購、限貸、限外,一系列非常規樓市調控舉措相繼出臺。昨日據媒體報道,有關部委正制定管理辦法,對房價進行直接行政調控。消息還援引業內人士的表態稱,價格部門完全有法(《價格法》)可依。 截至記者發稿,相關部門尚未對此作出任何表態。 事實上,“限價令”的提法并不新鮮。此前就有報道,國慶長假前,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曾組織房地產商開會,要求新開樓盤只能下調售價,不能漲價。而上述消息也援引《深圳市房地產市場監管辦法》稱,“房地產市場價格總水平出現劇烈波動等異常狀態的,價格綜合管理部門可以會同有關部門對相關房地產開發企業,采取公告、會議、書面通知、約談等方式給予提醒告誡,對經提醒告誡仍未規范價格行為,違反價格法律法規的,由價格監督執法部門依法進行處罰。 “姑且不論真偽,這則消息的出爐從側面表明了目前樓市仍有很強的上漲預期。”中房信分析師薛建雄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目前中國樓市確實已經進入到非理性階段,如果現有調控措施不能遏制上漲預期,限價或在預期之內。
不過,復旦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卻堅持認為,這一消息屬于“空穴來風”。他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強調,“這違背市場經濟規律,且作為土地財政及房價上漲的受益者,地方政府和利益集團也不會同意。”
“至少在短期內,還不能過多寄望直接的行政手段。”尹伯成表示,“最有效的調控辦法,是堅決打擊開發商的囤地行為,收緊其資金鏈。”11月8日,北京市出臺新規加強商品房預售的管理,杜絕內部認購。在其看來,這一措施是比較好的范例,可在大中城市進行推廣。(黃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