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商報記者面前,20出頭的陸蕭蕭說,“我也知道賣山寨貨不對,但是一個售價200元的皮包,竟讓我賠償上萬元。”幾句話不到,她又開始落淚。
陸蕭蕭何許人也?10天前,LV以商標權侵權為由,先后將小商戶,以及重慶新港城(香港)購物廣場有限公司(下簡稱“香港城”)告上法庭,兩個案子共索賠60萬元。昨日,商報記者輾轉聯系到了黃濤、楊茜和陸蕭蕭,他們都是本次被LV在香港城查出銷售山寨品的商戶。
黃濤說,“為什么銷售價共計四千多元的商品,就索賠30萬元?如果我們實在湊不到錢,又將面臨怎樣的命運?”
患“皮具恐懼癥”的少女
2005年,高中畢業后的陸蕭蕭從老家中梁山只身來到重慶打工,幾個月后,在老家務農的父母湊了約2萬元錢,讓她在香港城租了個柜臺,主營小飾品。
“我每月辛苦經營大約能賺到5000元左右,我還打算明年能用攢下的錢,再租一個柜臺。”陸蕭蕭告訴商報記者。
當然,她如此打算的前提是沒有遇到10天以前的那場官司。
就在大約10天前,國際知名奢侈品品牌LV委托北京羅杰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將香港城商戶以售假為由,告上法庭。
據LV方面的代理律師告訴商報記者,他們以假扮顧客的方式,從香港城內的商戶處購買到了總價格在4500元左右的假冒LV皮具。以此為證據,決定通過司法渠道向法院起訴總額60萬元的賠償款。其中30萬元賠償款針對其中一個售假較真的商戶,剩余30萬元賠償款針對商場管理方重慶新港城(香港)購物廣場有限公司以及其他售假的商戶。
而在約4500元的總共16件皮具中,陸蕭蕭擁有的柜臺“貢獻”的是一款售價200元的錢包。
“剛開始,我并沒有覺得事情有多嚴重,一方面我的主營商品不是皮具,這個錢包還是應熟客的要求,進貨的時候順便帶回來的;另一方面其價格并不高,而且我已經意識到了錯誤主動道歉,承諾以后不再賣了。”陸蕭蕭說,但她沒想到的是,自己賣了一個包就讓LV公司“受到這么大的損害”。
“我感覺自己甚至患上了‘皮具恐懼癥’,一看到皮具我就害怕,你看看我柜臺上,所有皮具都已經被我處理掉了。”陸蕭蕭指了指她身后的商品柜臺。
訴訟牽扯下的命運轉折
比起陸蕭蕭而言,同樣是LV本次狀告對象的原香港城商戶黃濤,則需要承擔更為嚴重的后果。
“在收到LV公司給商場的警告信后不久,我就收到了來自商場管理方的解除合同通知書。”據黃濤回憶,盡管在此之前,商場管理方已經連續多次通過開會、公開告示、多種形式的培訓等方式告知他們商戶不能販賣山寨商品,“但當時確實存在一絲僥幸心理,覺得一些時尚都市滿大街都是這種商品,既然有市場需要,就在進貨時讓批發商發幾個來試試,應該不會有什么問題。”
他沒想到的是,作為第一批入駐香港城的商戶,盡管過去7年,他一直跟香港城合作非常愉快,但遇到這樣的事情,作為商場管理方,香港城方面還是堅決將他“請”出香港城。
“離開香港城后,我一直在尋找各種商場和合適的經營場所,但管理好、人氣高的商場,入場成本太高,進場要求也高;而入場費用較低的商場,要么人氣低,要么購物環境和管理較差,這么久了就一直沒有找到適合我去經營的商場。從我內心還是希望想入駐香港城,但我知道已經沒有機會了。實在不行,只能擺地攤當‘游擊隊’了。”黃濤告訴商報記者。
據商報記者了解,在去年收到LV的代表律師的警告函后不久,商場管理方已經將大部分涉事商戶“清理”出了商場。
繼續留在香港城的商戶中,楊茜目前已經將商品業態轉型,而60歲的下崗工人張向則因涉案,氣急之下住進了醫院。
“之前確實是我們疏忽,并未意識到這一行為可能帶來的后果,現在我們也知錯了,唯一希望爭取到的就是一個改過的機會,而不是被一竿子打死。”黃濤說。
在黃濤們看來,作為一個小商戶,他們此前做夢都沒有想到過,遙遠如LV一般的國際奢侈品巨頭,會將維權的大錘砸向他們,“直到這一切真實發生,才感到追悔莫及。”楊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