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突圍:打造國際襪都
大唐襪業源遠流長,春秋時的“羅絲”,三國的“御絲”,隋唐五代吳朱紗就聞名于此。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大唐的輕紡格局轉向繅絲、絹紡、毛紡、印染業等,開始在國內遙遙領先。當時大唐是村級建制,遂以社隊企業為單位、家庭作坊為形式開始從事襪業生產。到了80年代末,大唐建鎮后,其大唐襪子的身影開始出現在大江南北。
那么,這個年輕小鎮走出了怎樣的一條發展之路?
政府及時伸手 破解產業瓶頸
浙江各地產業集群所面臨的困境,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在產業發展初期,地方政府處于一種“缺位”狀態,從而導致眾多附著于產業集群的企業在產業鏈和資本鏈的低端游走,由此形成了自己的路徑依賴。
大唐在發展初期,也曾經一度面臨這樣的困境。那時就有專家指出,企業家思想的缺乏和結構失衡阻礙了大唐襪業的進一步發展。大唐襪業源自家庭作坊,是自發性的行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所以當它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必然會受到自身的限制。另外,簡單的外貿來樣加工生產方式嚴重地影響了企業家拓展國內市場的思想。
一些專家開始認識到,主導產業集群創新,“政府之手”必須發揮作用,不是體現在具體扶持一個產業或項目,而要積極為創新做引導、做規劃,提供好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在大唐襪業的發展遇到瓶頸時,大唐政府及時伸出了扶持產業的援手。
大唐鎮黨委書記樓志堅鮮明地提出,大唐要進入全國十強鎮,關鍵要在襪業產業的質量和品牌上實現新突破。他在人代會上算了這樣一筆賬:2005年全國襪子的出口平均價為0.26美元/雙,但大唐襪子的出口價低于這個價格。如果每雙襪子的出口價提高0.1美元,整個大唐襪業就可以新增凈利潤近100億元,相當于重新培育一塊襪業產業。
2007年1月11日,大唐鎮召開第六屆人代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力爭使‘國際襪都’初具雛形”,被確定為大唐鎮黨委、政府的工作目標。
巧搭公共平臺 優化產業鏈條
大唐政府在扶持產業之路上邁出的第一步,就是將基礎建設到位。在諸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唐先后完成了輕紡襪業城、工業配套工程等重點工程建設。累計投入建設資金42億元,規劃建設大唐襪業特色園區,打造企業優質“孵化器”,全面拉長產業鏈。
在諸暨市政府進一步將大唐襪業集群的焦點轉移到產業升級、自主創新等問題上,并重點思考設計以襪業集群構成整個地理區域未來經濟主體的過程中,公共平臺這個在今日成為大唐襪業發展功臣的時代產物應運而生。
2006年7月的一天,一個承載著為“大唐襪業”提供設備、技術硬件和軟件等全方位服務和支撐的公共服務平臺,在浙江大唐輕紡襪業城有限公司的5000平方米的辦公樓里開建。大唐政府欲借此帶領大唐襪業繼續發揮集群規;瘍瀯,提高產品附加值,擴大國內外市場,引領國際襪業潮流。
大唐政府財政耗資2988萬元,建立起這個科創中心。2007年6月,初期投資達1100多萬元的大唐襪業公共服務平臺獲得國家發改委紡織專項資金補助。
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大唐中心所何建飛所長告訴記者,竣工后的公共服務平臺包括信息、科技情報管理部、品牌建設與市場推廣部、營銷網絡管理和物流管理及行業監督部等3個業務部門;襪業產品研究所和行業產品質量檢測中心、辦證中心、人才培訓中心、金融服務中心、襪業展覽中心等6個生產和管理機構。
除了硬件方面的建設,大唐政府在“軟件”建設方面也不放松。一流的服務要依托高效職能的部門和專業的人才。為此,大唐鎮組織了工商、稅務、經貿、外經貿、科技等相關職能部門在輕紡襪業城成立了辦證中心,為襪企提供一條龍服務。同時,大唐還將募集資金,成立中小企業擔保公司,建立襪業企業金融中心,切實解決企業的資金困難。襪業的后續發展離不開大量專業人才的加入,大唐襪業專業人才學校的建立為企業提供了人才保障。
到底什么樣的襪子才是合格的呢?大唐投資1000萬元建立了擁有恒溫恒濕系統、氣質聯用儀、多功能電子拉升儀、多功能電子強力機、條干均勻度測試儀等60多臺設備的諸暨市輕紡產品質量檢測中心,使產品有了科學判斷的場所。為緊跟世界潮流,對襪業機械、襪業原料、襪子花型及新產品進行開發研究,襪業產品研究所也應運而生。
據了解,公共服務平臺一期建設已于去年10月完工,已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隨著今年7月二期建設的完工,必將開啟“大唐襪業”新的里程碑。
據初步估算,公共服務平臺可每年為大唐襪業企業服務5000家,新增企業1000家,新增就業崗位1.5萬人,可為襪業企業每年節約成本近2億元,新增訂單20億元。同時企業自身可新增銷售收入600萬元以上,年利潤總額達450余萬元。
高端發展路線 鑄造品質大唐
2007年至2011年是大唐鎮的“十一五”時期,大唐鎮有自己的發展計劃。在展開的藍圖中,清晰指出大唐要使該鎮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5%;工業產值年均增長20%;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5%;每年技術改造投入超過15億元,自營出口年均增長30%,農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長7%。
在這些數據的背后,大唐將走高端路線,深入實施品牌工程,單體品牌方面重點培育1~2個國際知名品牌,3~5個國內知名品牌,逐步形成品牌梯隊;轉變招商思路,充分發揮園區在對外開放中的示范帶頭作用,成為出口和引資的主陣地;轉變外貿增長方式,大力培育外向形出口企業,擴大品牌輸出,鼓勵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商品出口,鼓勵大唐企業注冊國際商標,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到2011年,大唐文化產業初步形成,建成具有大唐特色的“中國襪子館”,定期舉辦“襪子流行趨勢發布會”。
今后的大唐襪業,將實施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柴燕菲 汪恩民 張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