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寶石科學院對泰國銀飾的消費需求和偏好進行了一次調查。據調查結果反映,泰國銀飾的設計風格主要是以下五種趨勢:
裝飾藝術風格。裝飾藝術是1910年至1940年間歐洲流行的一種藝術形式,是將設計風格與新材料融為一體。與主要給人以美的享受的美術相反,裝飾藝術具有某種實用功能。裝飾藝術的特點是線條簡潔明快,造型立體感強。具有裝飾藝術風格的泰國銀飾在設計元素上多采用圓形、方形和矩形,并突出強調形狀。采用裝飾藝術風格的銀飾設計比較容易修改,同時易于生產和制造。
文藝復興藝術風格。主要從兩個方面汲取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營養。一是古典藝術被采用,即古希臘和羅馬藝術中普遍應用的藝術形式在湮沒1000年后,又重新被采用;二是運用新產生的透視技法,賦予藝術家制圖和數學的法則,再現具有三維空間實體的形狀。文藝復興時期有很多藝術作品是以突出人的外形為主,在表現形式上強調夸張,在品質上強調典雅和精致。所以具有文藝復興藝術風格的泰國銀飾,給人的第一印象也是奢華、高貴和張揚。
現代主義藝術風格。這是由國際奢侈品品牌古奇(Gucci)和夏奈爾(Channel)的設計師們引導的一種現代藝術風格,常常采用圓形為設計元素。具有現代主義藝術風格的泰國銀飾的特點之一,就是外形奢華有度,造型簡約。
彩色藝術風格。這主要是用在大多數相對簡單的基礎首飾上,例如耳環、胸針等。具有彩色藝術風格的銀飾主要是運用色彩學原理,合理選擇有色寶石,并對其進行最佳排布,從而達到最佳的視覺效果,使首飾更具魅力和吸引力。采用這種風格的設計,可以使同一種設計方案,因采用不同顏色的寶石,生產出多種不同的銀飾產品成為可能。
哥特式藝術風格。采用哥特式藝術風格的泰國銀飾除了用黑色做一點點綴外,很少用其他的顏色。在設計元素上,這種藝術風格主要是采用尖頂和弧線圖形。泰國青年一代的設計師在設計作品時,通常會在哥特式藝術風格特點的基礎上,融入一些泰國本土文化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