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部門近期對市場上銷售的床上用品進行監測,結果令人吃驚
床上用品合格率不足兩成
【本報訊】工商部門近期對市場上銷售的床上用品監測結果令人吃驚。在抽查126個批次的被、枕、床單、被單等床上用品中,僅有18批次合格,合格率為14.3%。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標識不合格、纖維含量超標、容易縮水、容易斷裂甚至含有致癌物質。
逾七成床上用品標識不合格
監測顯示,產品使用說明即標識是主要不合格項目,126個批次的床上用品中,94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近75%。主要表現在產品名稱吊牌與耐久性標簽不一致,無產品安全技術要求類別,規格等級、面料纖維成分、洗滌圖形順序、執行標準編號等標注不準確。
標稱“100%棉”實為棉混紡
纖維成分含量超標是監測中發現的另一主要問題。抽查中有60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約48%,其中被、枕等床上用品不合格率更高達65%。
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實測結果與標注不符,如標注為100%棉的實際為棉混紡產品,以次充好,欺騙消費者;二是耐久性標簽未標注纖維成分。
四成用品易引起皮膚瘙癢
統計顯示,有50批次床上用品pH值不合格,不合格率約40%。專家表示,pH值是紡織品的安全性指標,pH值超標,將引起皮膚瘙癢等炎癥。監測中還發現,一些床上用品水洗尺寸變化率不合格;還有一些床上用品的斷裂強力不合格,在檢查58批次的床單、被套等床上用品中,有9個批次的斷裂強力不合格。
少數床上用品含致癌物
此次監測中還發現少數床上用品含有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又名禁用偶氮染料,可通過紡織面料與人體接觸,并被皮膚吸收,進入人體后,會發生還原反應,生成致癌物——芳香胺化合物。監測中共發現有8個批次的床上用品含有該物質。
據檢測部門有關專家分析認為,此次抽檢的床上用品合格率如此低,原因在于缺乏嚴格的質量控制體系,許多產品未進行足夠的檢測,甚至從未送檢。據悉,本次抽查的床上用品絕大多數為廣東省企業生產,由于生產企業規模普遍以中、小型為主,經營狀態多為以銷定產,企業片面追求經濟利益,缺乏質量意識。
為確保市民消費安全,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工商部門已采取積極措施,將存在質量問題的不合格床上用品清出市場,對銷售標志不合格商品的經營單位,已責令其立即改正。
作者:記者肖健 通訊員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