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15日公布了我國珠寶首飾產品主要存在的三大問題。
檢驗中心副主任沈美冬說,目前我國珠寶玉石首飾產品的質量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定名錯誤,以假亂真。通常表現用一種珠寶玉石冒充另外一種與其外觀相似的、更為高檔的珠寶玉石;或用合成珠寶玉石冒充同類天然珠寶玉石。常見如用合成祖母綠冒充天然祖母綠、合成水晶冒充天然水晶,甚至用玻璃冒充天然珠寶玉石等。
定名不準確,以次充好。經過人工處理的珠寶玉石,未按國家標準標注“處理”二字或處理方法。最常見的是對經過漂白、充填處理的翡翠(俗稱為B貨)或經染色、漂白、充填處理(俗稱為B+C貨)的翡翠未標明處理方式,當作天然A貨翡翠出售,賺取非法利潤。
標識不規范。這在珠寶市場是比較普遍的現象,不僅使消費者容易產生混淆,同時也反映出部分珠寶企業對標準理解不夠、產品質量把關不嚴等問題。
據檢驗中心副主任楊似三介紹,過去五年的3·15珠寶免費檢測結果顯示,樣品合格率僅為75.6%,其中絕大多數不合格產品來自旅游市場。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