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曝光部分“一洗黑”產品添加了致癌物后,1月6日,自治區衛生監督所立即對南寧市場上的“一洗黑”產品進行檢查。當天的檢查雖未發現“首領一洗黑”等4款問題產品,但執法監督人員依然對市場上出售的“一洗黑”產品進行抽樣送檢。而記者當天走訪南寧多個超市、批發市場以及美發專業超市看到,作為特殊用途化妝品的“一洗黑”產品,很多并沒有獲得國家衛生部的批準文號。
“一洗黑”產品琳瑯滿目
在南寧交易場二樓化妝品銷售區,幾乎在每個化妝品攤位都能找到“一洗黑”產品,而且許多攤點經銷四五個“一洗黑”品種。這些產品包裝五花八門,包裝上的各種名稱更讓人眼花繚亂,比如有“中藥世家一洗黑洗發精華”、“草本一洗黑營養洗發露”“一洗黑藏藥專業防脫洗發露”,還有“專業版”的“一洗黑營養洗發套裝”等等。
在裕豐商場4樓化妝品銷售區,記者隨意問了幾個攤位,都能問到“一洗黑”產品,產品名稱也是多種多樣,像“御草堂”“潤民”等等。在建政路一家超市,記者也看到了4個品種的“一洗黑”,在朝陽路的沃爾瑪,也有一個品種的“一洗黑”。
記者觀察發現,不管是什么樣名稱的“一洗黑”,在包裝的產品說明中,幾乎都會提到使用了“首烏、人參、當歸、田七”等,或者是提到“名貴中草藥”、“草本精華”等字眼,有的還強調產品是一種“無毒、無鉛、無副作用的高科技產品”。
在建政路一家超市,售貨員告訴記者,他們店里的這類產品已經賣了幾年,銷路不錯,其中一個品牌每個月都可以銷五六十套;在裕豐商場的一個小攤位,攤主也說她經銷的產品每月可以銷售10多套,“都是回頭客多”。當記者質疑這類產品是否會致癌時,售貨員小姐都說,這種產品對頭發的損傷會比染發劑小,“但說沒有影響那也是騙人的”,她們建議使用時間最好間隔稍久些。
染發產品要標注“衛妝特字”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有不少銷售商已經從網上或報紙上知道部分“一洗黑”產品出現了問題。
在裕豐商場,記者向一位攤主詢問有沒有“一洗黑”產品出售,她從貨架上拿了一盒遞給記者介紹說:“這個產品質量是比較好的,不是報紙上登的那幾個不合格產品。”
在中華路一家美容美發用品專業超市,也有兩款“一洗黑”產品在出售。店主也說,他前一天已經從網上知道了央視曝光“一洗黑”的事情,不過,都不是他經銷的那兩個品牌。在南寧交易場,也有不少攤主明確說,自己已經知道了“一洗黑”的事情,因為經銷的都不是那幾個有問題的牌子,也沒有接到通知不能銷售“一洗黑”產品,所以“還是照常賣”。
當記者詢問他們平時如何辨別這些產品的真假,他們說,只要供貨商能提供產品廠家的“三證”(即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和產品檢驗合格證),他們就會銷售。
但據衛生監督人員介紹,根據《化妝品衛生監督管理條例》,具有染發功能的產品,必須獲得由衛生部頒發的特殊用途化妝品生產許可證才能銷售,經過許可的這類產品,在外包裝上會有“衛妝特字(年份)第×××號”字樣。而在這些經銷商銷售的“一洗黑”產品中,不少是沒有“衛妝特字”的,只有當地的衛生許可證號。比如在交易場銷售的“樂臣一洗黑營養洗發套裝”,只有廣東當地的衛生許可證號(GD-FDA×××),而無“衛妝特字”。
檢查中未發現4款問題產品
當天上午,自治區衛生監督所二科的監督人員對南寧交易場和一家銷售美發產品的專業超市進行了檢查。當執法人員對交易場攤點的產品進行檢查時,一些攤主趁工作人員來不及對自己的店進行檢查,急忙將柜臺上的“一洗黑”產品藏匿起來。最后,監督人員在幾個鋪面中發現了7個品種的“一洗黑”產品,經檢查,未發現央視曝光的4款問題產品;在美發產品專業超市內也未發現4款問題產品。
據監督人員介紹,央視曝光的4款問題產品中含有“間苯二胺”。按照《化妝品衛生規范》規定,間苯二胺為禁用物質。間苯二胺則是目前國際上已經明確的“三致”物質,即可引起致基因突變、致癌作用和致染色體畸變。
雖然當天的檢查未檢出4款問題產品,但衛生監督人員仍對市場上的“一洗黑”產品進行抽樣,送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對那些標注有“衛妝特字”的產品,衛生監督人員還將在衛生部的網站對其真實性進行查詢。
據悉,目前國家并沒有不能銷售“一洗黑”產品的通知,但衛生監督人員說,根據有關規定,那些沒有取得衛生部批準文號的“一洗黑”產品以及查出問題的4款“一洗黑”產品,是絕對不能銷售的。
衛生監督人員提醒市民,在選擇防脫發和“一洗黑”這類產品時,一定要注意看產品外包裝上是否有“衛妝特字”,根據這個批號,可上衛生部網站進行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