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傳聞公司在高效節能空調推廣的過程中存在著嚴重的弄虛作假問題,加上大盤調整,引發美的電器股價出現一定幅度地下跌。
經向公司核實,公司就相關問題,未收到政府部門的任何通知、知會、上門核查,一切生產經營均有序正常。
傳聞來自非主流媒體,其內容并未揭示相應的政府消息來源,很多地方也經不起嚴格的推敲。文中所述《高效節能空調推廣情況專項檢查報告》,各方均未獲悉,其具體內容是否存在無從知曉。所謂“核定屬實的數量僅為上報數量的4.98%,高達95.02%的信息屬虛假信息或無法核實”,本身從邏輯上講不太可能95%做假,很大程度上與核查程序有關。按照財政部、發改委《關于對2009年高效節能空調推廣情況進行監督核查的通知》的要求,各地主要委托節能監察中心去核查,具體方式是通過走訪用戶、核查購貨發票和序列號,這需要購置高效節能空調用戶的積極配合,其可操性并不強,所以存在大量用戶沒法得到核實。由此去確定空調廠商造假顯然不符合事實。
比照格力的節能補貼數據,美的空調節能補貼額大體上還是合比例的。
另外,即使公司存在部分誤報,能效標識錯報,其數量也是非常有限,至多影響公司當期的EPS幾分錢,也不屬于公司經常性損益范疇,并不影響公司的長期價值。資本市場股價調整恰恰給投資者提供了中線布局的良好機遇。
公司經營業績來看: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90.3億元,同比大幅增長56.7%,實現凈利潤17.9億元,同比增長56.1%,EPS 0.57元。而且產業布局非常好,各條產品線都有良好表現,美的空調及部件258.5億,增40%(同期格力空調230億,增21.7%);美的冰箱56億,增99%(同期海爾冰箱131億,增38%);美的洗衣機48億,增100%(同期海爾洗衣機47億,增28%)。除去行業復蘇的因素之外,公司的長期競爭力促成公司增長快于對手,公司競爭力的外在體現在渠道、規模、品牌、產品力等等,但其根本競爭力還在于:絕對以利潤最大化為導向的民營體制、執著務實的掌舵人、勤勉專業的職業經理人團隊、明確到位的約束激勵機制、快速響應的靈活市場策略。公司這兩年增長明顯加速正得益于過往幾年的產業規劃布局,多年的行業積累。而短期的催化因素包括:渠道整合,營銷變革深化(特別是冰洗);另外去年完成的定向增發,部分解決公司高速增長的資金問題,產能問題,釋放了生產力。公司7,8月份的銷售也延續了上半年的良好增長勢頭。
銷售收入大幅增長,市場份額持續提升的同時,公司的盈利水平也穩中有升,銷售凈利潤率保持4.5%以上,加權ROE維持在25%以上,未來都還有提升空間。同時,上半年,公司在高速增長的背景下,財務狀況也保持良好,期末負債率66%,上半年每股經營活動現金流1.67元,遠高于同期每股收益,另外期末預提費用增加36億達到76.5億,會計處理仍然偏謹慎。
盈利預測與公司估值:綜合考慮,我們預計公司10 年,11 年EPS 分別為0.94 元,1.15 元。按照11 年EPS 給予20 倍PE 估值,公司6-12 月目標價為23 元,維持“強烈推薦”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