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利浦電視業務或許要和其顯示器一樣出讓,以繼續推進飛利浦啟動多年的戰略轉型。近日有報道稱,飛利浦與中電集團控股的冠捷科技已經簽訂了合作意向書,飛利浦有意將其在中國內地電視領域的相關知識產權、人力資源、銷售網絡、客戶資源、庫存等出售給冠捷。
上個世紀90年代末期,飛利浦是一個高產量、技術驅動的電子產品制造商,如今飛利浦已經成功淡化了“電子”屬性。飛利浦電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柯慈雷在中央黨校演講時曾表示,飛利浦將專注于應用領域。
2003年以后,飛利浦為推進轉型進行了一系列剝離,而此次的液晶電視出售也并不讓業界意外。不過這也意味著國內市場最后一個歐洲彩電品牌的沒落。
轉型剝離繼續
近期,業內有消息稱,飛利浦與冠捷已經簽訂了合作意向書,飛利浦計劃將在中國大陸的電視業務出售給冠捷。交易完成后,中國大陸的飛利浦品牌將會由冠捷旗下的艾德蒙負責運營。
“也不一定就能談成”,昨日,有接近冠捷的人士告訴南都記者。據悉,近期飛利浦與冠捷一直在對交易的各項細節進行協商,飛利浦有意將其在中國大陸電視領域的相關知識產權、人力資源、銷售網絡、客戶資源、庫存等出售給冠捷。同時,飛利浦還會把飛利浦品牌在中國大陸電視市場的五年獨家使用權轉讓給冠捷。
飛利浦集團傳訊部經理張彤華對此表示,尚未收到有關信息,飛利浦不做官方評論。2008年1月1日,飛利浦在全球范圍內將產品線整合為醫療、照明及優質生活三大業務群。當時,飛利浦將原有的“消費電子”(主要負責電視業務)與“家用小電器及個人護理”兩大部門合并,正式成立了全新的優質生活事業部。
自此,業內就不乏猜測,飛利浦將淡化彩電業務。2008年4月,飛利浦宣布與日本船井電機有限公司簽訂品牌使用許可協議,船井電機將在北美市場獨家使用飛利浦品牌。目前飛利浦在中國大陸銷售的電視,主要由冠捷代工生產。
飛利浦電視終端冷清
昨日記者走訪了幾家3C賣場,在蘇寧一家門店,一位店員表示,飛利浦展示區部分早在幾個月前已經沒有導購員,只是旁邊的夏普導購員幫忙招呼顧客,但是仍然保留了飛利浦的位置。店里展示的電視也不多,顯得很“寬松”,據該店員介紹,已經很久沒有新款拿過來展示了,平時飛利浦的銷售不太有競爭力。而在另一家門店,店員則告訴記者,幾個月前飛利浦電視因為銷量太差已經被撤掉,現在整個賣場已經不再銷售飛利浦電視。
隨著轉型的推進,被淡化的消費電子業務表現不佳。在液晶電視上市初期的2005年,飛利浦曾以4.69%的份額奪得中國液晶電視市場外資品牌冠軍,如今在國內銷量已跌出前十。
事實上,近年來飛利浦對于電視業務的投入態度已有保留,投資的重心集中在醫療和照明領域,這與其戰略轉型的思路一致。柯慈雷表示,在2000年到2003年間,飛利浦投入了50億歐元用于醫療保健事業部的各種收購,幾年后又展開了一輪新的收購。照明方面,在過去五年里,飛利浦通過各種戰略性收購加強了在LED應用方面的地位。近兩年飛利浦在國內的擴張也是在醫療和照明領域,被淡化的液晶電視被出售也因此并不令人意外。
不過這也意味著又一外資品牌在國內的沒落。此前,三洋彩電在國內敗北,如今在低調耕耘以圖東山再起。市場份額去年降幅明顯的東芝則選擇與T C L合作,成立合資公司主攻銷量。在斷臂與堅持之間,外資品牌的中國式發展能否有新氣象還有待觀察。
轉型
瘦身表
2003年9月
飛利浦宣布戰略轉型,未來業務將集中在醫療保健、時尚生活和核心技術三大領域。
2004年12月
飛利浦以3.58億美元的價格將顯示器O EM業務出售給冠捷。
2006年
飛利浦公司更名,將原來皇家飛利浦電子公司中的“電子”二字去掉。
2006年8月
飛利浦以83億歐元的價格出售了半導體事業部80.1%的股權。
2006年10月
飛利浦將全球移動電話業務轉讓給CEC.
2006年12月
飛利浦宣布出售其在LG . PhilipsLCD中占有的全部股份。
2008年1月1日
飛利浦將產品線整合為醫療、照明及優質生活三大業務群。
2008年12月
飛利浦將其顯示器自有品牌業務出售給冠捷。
(王海艷整理)
南都記者 王海艷 實習生 全俙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