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蘇寧等電器賣近日場悄然變裝。沒有了滿場飄飛的促銷標簽,取而代之的是“明碼實價”,號稱“一口價”的最低價格結束了賣場討價還價的歷史。然而明碼實價后的電器賣場里是否就是真實的價格。
記者走進蘇寧北京馬連道賣場,轉上一圈,發現這里的價簽瘦身了很多。以前大部分商品都會有兩個價簽:指導價和最低價。現在每件商品身上都只剩下了一個標價。“直降幾千元、打幾折”這種曾經滿場飄飛的醒目的促銷價簽沒有了蹤影。
家樂福價格事件后,2月26號中國連鎖協會向商業連鎖經營企業發出《價格行為倡議書》,隨后,國美、蘇寧等家電賣場開始實行“明碼實價”。
蘇寧賣場空調區工作人員:以前都是標是一個價,賣是一個價。我標兩千塊錢,可能我賣兩千一,但我說我這個,我可以賣給你兩千二。你要買的多我可以給你做一百塊錢的優惠。以前是可以,現在都沒有了。現在就這個機子,比如標一萬零兩百,我就只能賣這個價錢。
蘇寧北京公司副總經理潘敏:這個價格是這樣的,他是廠家和我們渠道之間的談判,根據各自的議價能力來溝通上下的空間,對于消費者來講的話,就看著價格很高,然后把價格一談就談下來了,但這對消費者是不負責任的。
其實相當一部分消費者可能并不知道在電器賣場里還可以討價還價,而是自然而然地以為電器賣場標簽價格就是“一口價”。
明碼實價后的電器商品是否真的如賣場自己所說“改變行業定價規則”,就是最低價。記者隨后又來到一家大中電器城。
工作人員:55le5300,我最低給你做到一萬兩千五左右。電腦有上限的,你要低于這個上限,開票開不出來。
工作人員提到的這款LED彩電明碼實價的價格是13999元。經過工作人員到辦公電腦查詢一番后,他向記者說出了真正的最低價。看來討價還價的空間仍然存在,明碼實價距離最低價格還有接近1500元的差距。
記者在同一天,還對比了蘇寧、大中兩家電器城的平板電視、筆記本電腦、手機、空調4款同品牌的相同產品,發現價格有10到300元不等的差異。
顯然明碼實價并未做到價格真正觸底。“價格行為倡議” 讓賣場原本的虛假價格向行業價格規范靠近了一步,但距離老百姓心中期盼的價格真實仍有一步之遙。這最后的一步也是最難實現的一步。
財經評論員葉檀:我想對于大賣場來說面臨兩個問題,一是賣場過于貪婪,包括進場費、節假日費用使得廠家無利可圖;另外一個,現在來看并不是成本是多少,你在成本上加20%,然后銷售;而是你整個透露給市場的信息應該是真實的,消費者根據真實的信息來做決定,我想這個市場才能做到一個比較健康的發展。
經濟觀察研究院院長清議則認為,通過明碼標價停止價格戰,對家電生產企業很重要:在家電產品供求關系十分脆弱的情況下,價格的敏感性就很強。如果繼續在價格方面混亂就意味著零售的領域出現無序競爭,實際上是對制作業領域無序競爭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