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配件成家電業競爭焦點
目前,家電產業鏈上供需情況已形成了一個健全有序的良性循環——經銷代理商采購小家電產品、小家電生產商采購家電配件產品、家電配件企業采購原材料。而據慧聰電子網專家觀察,影響家電配件采購商決定是否與配件生產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的因素主要有三個:第一是產品的質量。部分核心配件產品的質量的好壞,決定著家電整機性能優劣,而整機性能的優劣,對小家電產品品牌和市場占有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第二是產品的價格。隨著原材料、場地和人工成本的不斷上漲,有著“金礦”之稱的小家電業利潤嚴重縮水,在采購配件方面對于價格的要求自然也比較苛刻,誰的性價比高誰就會勝出;第三是交貨周期。如果上游配件企業經常延遲發貨或者交貨周期過長,對于下游成品制造企業來說,會帶來很多不利的影響,自然會影響客戶合作忠誠度。
事實上,嚴峻的形勢下,家電企業與配件企業已在產業鏈上相互滲透。如美的和格力等大型家電企業為了壓縮成本,提升競爭力,早就已經開始生產部分家電核心配件。隨著人們健康安全意識的提高和家電市場競爭壓力的擴大,企業間的競爭已經不再局限在家電整機和渠道拓展,而是開始向包括上游核心部件、配件在內的整個產業鏈整合進行深度轉化。
一個有趣的例子是,在壓縮機領域嘗到了甜頭的春蘭空調。春蘭集團公司副總裁劉亞夫說:“賣壓縮機比賣空調賺錢”。曾在1995年就取得“中國空調之王”的江蘇企業春蘭集團,現在正謀劃全面的復興。劉亞夫近日透露,春蘭空調今年銷量目標計劃為300萬臺,2015年前回歸市場主流陣營,市場占有率超過15%,而這也就意味著春蘭想用3年的時間重新擠進空調的一線品牌行列。在他看來,未來空調業增長點主要在三四級市場,所以春蘭已放棄大城市代理制,改為縣級代理,計劃今年縣級代理商增至2000家,最終鄉鎮網點數量增至10000個。
等待機會:市場考驗企業耐心
“東方不亮西方亮”,很多業內人士由此判斷,“剛性需求總是存在的,堅持就會有回報”。
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電機工業會(JEMA)以包括日本在內等62個國家為對象,統計了從2004年到2010年7種白色家電的市場需求,近日最終公布了一份市場實際需求報告書。
該報告顯示,空調、冰箱、洗衣機、除塵器、電子爐灶以及電動剃須刀等7種產品出現了需求上揚的狀況。這7種商品,在全世界范圍內,2010年的整體市場需求都較2004年出現增長。
不同商品出現市場需求增長的幅度有所差異,其中空調和除塵機的增長最為明顯。2004年到2010年六年期間的平均增長率為6.5%,除了世界最大的市場中國以外,印度和巴西等新興發展國家的市場需求也十分明顯,2010年的市場需求和上一年相比增長了16.4%,合計增長了6958萬1千臺。除塵機方面,北美和西歐國家市場表現良好,2004年到2010年的平均增長率為5.2%。
2010年的市場需求同前一年比增長11.5%,合計9746萬8千臺。在最大的市場需求國美國,比上一年增長15.7%,首次增長兩位數,創下歷史紀錄。
此外,中國和巴西等新興發展國家也表現出了強勁的市場勢頭。各國市場的排名比較方面,在上述7種產品的市場銷售臺數上中國和美國平分秋色。日本也在空調、電飯煲以及電動剃須刀等產品上表現優異,2010年都位列次席。
地域比較方面,與日本以及北美和歐洲市場的市場飽和相比,中國、印度、巴西和俄羅斯等金磚國家的市場需求增長明顯。
需求增長特別顯著的是空調(上漲54%)和電飯煲(上漲56%),占據世界市場份額的半數以上。
另外,六年里從產品來看平均增長率分別為空調(10.9%)、除塵機(6.5%)、電子爐灶(6%)、冰箱(4.9%)、電飯煲(4.4%)、洗衣機(4.3%)、電動剃須刀(2.7%),預示家電配件市場將迎來新一輪需求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