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或現極端情況
“簡直是雪上加霜啊!前兩天沒加準備金率時,很多銀行都已借不來錢了,我覺得市場有可能出現極端的情況,下周一就繳款,沒幾天了。”
- 莫慌!此次主力仍然在假摔? 套牢的股票很可能有救了! 3月股市很可能發生巨變? 拉鋸戰背后暗藏的資金動向!
昨日(6月14日)下午央行罕見在白天上班時間意外地宣布再“提準”后,一位金融機構的主管這樣表達內心的焦慮。
更有銀行工作人員在剛宣布上調存準率后,就迫不及待地向客戶攬儲,宣稱“存款可送話費”。
央行的這一決定顯然是根據上午公布的“5月CPI漲幅創34個月高點”作出的。(點擊進入專題>>>央行上調準備金率)
從2011年6月20日起,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將上調0.5個百分點。因此,大型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高達21.5%,離市場認為的23%“臨界點”更近一步。
提高存準率的消息在A股收市之后,銀行間現券收益率聞風全面走升,因為機構資金面預期急劇惡化。
端午節及5月數據公布前,曾被市場視為加息的兩個重要時點,但是都相繼“踩空”。央行此次宣布“提準”,市場仍普遍認為,短期內加息的可能性仍然存在。有關分析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動用利率工具的時間可能被推延至月底或者下月初,以應對可能再次沖高的CPI.
提準對沖流動性
這是央行自2010年以來第12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也是2011年第6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
國泰君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存準率的主要作用是對沖流動性,6月份的央票地量發行,到期資金沒法對沖。從慣例來講,每個月調一次存準率,一是為了對沖到期央票,一是為了對沖外匯占款,現在5月份的外匯占款沒公布,預計會在3000億左右,這也需要用調存準率來對沖。
他認為,央行沒有加息的原因在于“一方面現在企業的融資成本已經很高了,另外加息也會給人民幣升值帶來壓力。”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杜征征認為,6月CPI可能會升至6.0%左右。本月公開市場到期資金6000多億,加之此前4周央行凈投放3000億元左右,流動性短期雖然不充裕但是也不緊張;同時,市場對央行加息預期的存在,使得央票的需求不高,正回購也只能短期鎖定資金,因此,準備金率上調在情理之中。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5月份,全國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再創新高,同比漲幅達5.5%,創下34個月以來的新高。
不過中國銀行戰略發展部副總經理宗良也認為,現在存準率已經相當高了,當然國際上還有更高的,但過高是不正常的。中國的存款準備金率頂線應該在23%,在這個范圍內還是有調整空間的。“上繳存款準備金率是有成本的,一方面央行要付給商業銀行利息,另一方面銀行將本可以拿去放貸或買債券獲得更高收益的資金上繳,也承擔了一部分成本。”
上調存準率對銀行的影響顯而易見。巧合的是,央行剛剛公布上調存準率,就有一家股份制銀行的工作人員致電記者稱 “只要在6月20日之前存入1.5萬,就自動贈送50元話費。”
預料或采用非對稱加息
目前負利率嚴重,受影響的不僅僅是普通民眾。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14日在微博里打趣稱,“5月的數據和最近家里領導報告的菜、肉、油價上升情況趨勢相同”,通脹壓力還是較大。同時流動性有所收緊,貸款利率上浮較大,經濟增速放緩。“個人認為政策重點是考慮提高存款利率,調節通脹預期,防止負利率對物價的二輪打擊。”
宗良認為,實際上這幾次的加息有一部分是非對稱的,表面上看一年期基準利率都是一樣在調,但現在5年期的存貸利差只有1.5左右,僅從銀行角度來考慮的話,利差已經很低。“比較理想的是對二年期、三年期的存貸款利率做比較大的差別調整,這樣效果會更好。”
經過4月6日的加息后,目前,五年期人民幣定期存款利率為5.25%,五年以上貸款利率為6.80%。
至于加息的時間窗口,西部證券宏觀分析師劉彥召認為,下次加息可能是在下半年出現,如果下半年美國出現明顯的加息預期,比如美國的核心CPI漲幅擴大,中國再加息可以減少熱錢的流入規模。
也有更多分析人士預期加息或在近期“落地”,但周末央行緊隨加息的可能性不大。杜征征認為加息會推后至月底或下月初。宗良也認為,央行可能會在6月份的CPI數據公布前宣布加息,一方面表達控制通脹的決心,另一方面也為下半年控制通脹打好基礎。
另外一位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周其仁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貨幣穩健不應該是短期政策目標,而應該長期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