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的死亡意味著利比亞新政權將漸行漸近,大規模的重建即將開始。鑒于其關系復雜的部落和政治派別都打著重建旗號如火如荼地進行經濟利益爭奪,其政治環境的不穩定愈益加劇。對于在利比亞投資和項目頗多的中國企業來說,在亂局中結識靠譜的新“朋友”,對日后的因戰爭損失索賠、重建項目滲透有重要意義。
日前,《經濟參考報》記者深入前線廣泛采訪了解當地派系斗爭的一些業界人士,以期為相關的中國企業提供些“重返”利比亞的思路和路徑。現在已有中國大型企業代表赴該國政治圈核心交涉賠償事宜,可能會成為其他企業效仿的范本。
賠償談判啟動 企業抱怨找人難
●中國企業重返利比亞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多方協調和保障。從目前形勢看,企業返回利比亞的前景不容樂觀。
據記者了解,和在利比亞擁有項目的國內其它企業相比,除國內某民營通訊企業部分恢復了利比亞的業務外,中交集團的行動比較迅速,其它企業尚未返回利比亞。
“在當局有關負責人的邀請下,中交集團由4人組成的評估小組近日抵達利比亞班加西,并在此和當局人員進行了會談。”中交集團海外項目部副總經理張保中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這是緣于中交集團戰前在利比亞建立了廣泛人脈,戰爭期間得以和利比亞當局保持密切聯系。”
中交集團此次來利比亞之前,對方做出了賠償承諾,并希望該企業能夠幫助利比亞承建一些恢復性項目。“來到利比亞之后,發現困難超出想象。”張保中說,“企業重返利比亞的首要困難是安全因素。目前利比亞極不穩定,整個國家都沒有秩序。雖然戰爭已經結束,但安全還是存在隱患,許多利比亞人經常朝天放槍。”
“他們本來計劃近日從班加西乘飛機到的黎波里,但由于許多班加西人隨意開槍,出于安全原因,航班被迫取消。”張保中說,他在和執政當局一些重要人物的接觸中感覺到,這么快抓住并打死卡扎菲出乎當局的意料,甚至有些措手不及,因為當局還沒為后卡扎菲時代做好準備。
利比亞當局內部不團結將是企業面臨的困難。張保中說,“中交的評估小組原本計劃和過渡政府的一個部長候選人商談,但遭到這名候選人同僚的阻攔。一些過渡委的官員說,中交要面談的對象未必會成為過渡政府的部長,和其商談不會有實質性結果。”
張保中認為,企業目前在利比亞面臨找不到合適談判對象的尷尬局面。由于利比亞當局內部權力爭斗嚴重,即使企業和一些關鍵人物會談并達成一致,也難以確保會談的成果能夠付諸實施,因為這些人物未必會在過渡政府中如愿上任,即使能夠在過渡政府中擔任要職,也難保會在未來的新政府中發揮重要作用。
張保中說,在利比亞糟糕的安全形勢現狀下,無論對方開出多優厚的條件,給多少錢,企業都不會重返,拿員工的生命安全冒險。張保中認為,拋開安全因素,企業如果能夠重返利比亞,也將面臨許多實際難題。其中,最主要的是原合同價格過低。“目前國際市場原材料價格上漲,人力成本也在上漲,如果繼續執行原來的合同價格,企業難以贏利。雖然利比亞有關方面同意提高原合同價格,但企業得到的只是口頭而非書面承諾。”
建材匱乏是企業重返利比亞的又一障礙。他說,“經實地查看,中交在利比亞的項目工地保護比較完好,原來的建材也都被保存下來。但這些建材只能使用幾個月,之后就不適合繼續使用。對于企業而言,這又是一筆損失。”據他介紹,目前利比亞市場上沒有建材,需要從國外進口。但是,利比亞海關的工作人員數量不足,進口建材難度很大。
張保中指出,企業還面臨工期的困難。受利比亞戰爭影響,企業無法按原來規定的期限完工,因此還要和利比亞業主商談,將工期延長半年到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