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了兩天的火車,排了一夜的隊,一直站在北京協和醫院掛號窗口第一的位置,李先生感覺兒子的病算是有治了。門診開始掛號了,拿到了外科的“第一號 ”。當專家詳細聽完他的講述后,告訴他應該是掛風濕科。李先生再次來到門診掛號大廳,風濕科的專家號早已掛完,想掛只能是等下周了。李先生失望地說,要是有人提前告訴掛誰的號,能電話預約有多好呀!
從今年10月起,衛生部將在全國范圍內的三級醫院推行預約掛號制度,這讓飽受看病掛號排隊折磨的老百姓有了新期待。那么,預約掛號究竟能不能解決“看病難”?醫院推行預約掛號存在哪些困難?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窗口優先”仍占主流
衛生部關于預約掛號的征求意見稿一經公布,就引起了網友的熱議。據新浪網的調查顯示,七成多的網友支持預約掛號。
其實,早在1999年9月,北京市衛生局網站就開通了集中式的網絡預約掛號服務,推出“北京市醫院預約掛號一卡通”項目,先后有50多家醫院參加,包括主要三級甲等醫院和一些大的專科醫院。
推出預約掛號“一卡通”,原本是解決掛號難、治理號販子難的一項舉措。它的好處可歸結為:縮短看病流程,節約就醫時間;避免交叉感染;降低醫療管理成本;實行實名制,遏制號販子;等等。然而,10年過去了,患者并沒有因為有了“一卡通”就能如愿掛上專家號;號販子也沒有因為這個“一卡通”就銷聲匿跡。一項原本利國利民的舉措,為何步履蹣跚?
有數據顯示,在醫療資源最豐富的北京市,實際通過預約掛號就診的患者不到5%。預約掛號普遍存在電話打不進去、網上注冊繁瑣、號源較少等問題。某些中介公司還從中渾水摸魚,騙取患者錢財。
2009年8月21日“拿他人的信用卡(系失竊真卡),簽下與卡主毫無關聯的名字,就能成功消費?”在經歷長久交涉之后,浙江省內的一位朱先生近期提起訴訟,要求中信銀行(5.42,0.01,0.18%)核銷所涉的款項,并消除對他的不良還款記錄。
《市場導報》記者昨日獲悉,在杭州市上城區人民法院的調解下,訴訟各方已達成和解。
他人簽名竟能成功刷卡
2005年3月,朱先生在中信銀行辦理了一張信用卡。然而在2006年2月,他收到上一個月的對賬單后發現,有幾筆交易并非他本人消費,也非其授權他人使用。
這幾筆交易涉及杭州流金歲月服飾有限公司的50元消費;杭州我愛我家美食有限公司219元消費;杭州話機世界數碼連鎖有限公司4670元消費。
朱先生稱,事后經向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行調取交易明細憑證后發現,簽字的并非其本人,而且所簽的也不是他的名字。他認為,該卡在使用時必須憑身份證件和本人簽字,商家在上述條件并不具備的情況下,不應該完成該交易。
2006年3月,朱先生向中信銀行發出拒付通知書,希望由銀行提出訴訟,并由法院判決其應承擔的責任。但據他反映,銀行方面卻一直沒有給予正面的回復,盡管他多次就此交涉。
朱先生在此次起訴時還指出,2008年12月,他在中國人民銀行杭州分行查詢個人信用時甚至發現,中信銀行已將這一消費爭端列為逾期還款,并將持卡人列入黑名單。
商戶推說無法判定筆跡
2009年8月14日,杭州市上城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此案。
庭審中,中信銀行認為,信用卡消費并不需要身份證件,所依據的只有簽字或簽字加密碼,身份證件并不是判定是否本人消費的關鍵,而且持卡人對信用卡有妥善保管的義務。
銀行方面還指出,原告是在收到賬單后才打電話口頭掛失的,因此掛失前所遭受的損失都應由持卡人承擔。此外,不良記錄核銷是銀行的內部行為,原告無權干涉。
作為第三人,杭州流金歲月服飾有限公司及杭州話機世界數碼連鎖有限公司則認為,營業員不是筆跡鑒定專家,不能完全判斷筆跡是否真實,且因時間相隔較遠,當時的營業員也已離職,不能證實當時該卡是否為本人消費,且不排除本人冒簽第三人名字的可能。
朱先生則堅持,銀行由于第三人(商家)未完善審核義務而造成損失,不應由持卡人承擔。
訴訟各方達成和解
針對訴訟各方的爭執,杭州市上城區人民法院最后主持了調解,并最終促成各方當事人達成和解協議。
協議中規定,原告朱先生支付給被告中信銀行信用卡消費款4939元,被告中信銀行免除原告本案所涉滯納金及利息。被告中信銀行則于今年10月31日前消除其提供給人民銀行的關于原告朱先生的不良還款記錄。
協議還規定,第三人杭州流金歲月服飾有限公司賠償原告一半費用,即25元,第三人杭州話機世界數碼連鎖有限公司賠償原告2000元。原告朱先生在承擔減半的訴訟費25元外,放棄其他訴訟請求。
據了解,另一第三人杭州我愛我家美食有限公司因查無下落,原告已主動撤銷起訴。
業內提醒:信用卡消費最好設密碼
信用卡消費只憑簽名是否存在風險?《市場導報》記者事后采訪了多家銀行。
中信銀行杭州分行服務熱線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信用卡消費在國外只憑簽字的,而國內的客戶則可以在簽字或簽字加密碼的兩種方式中選擇。不過,即便國內設有密碼,在國外消費時仍只能憑簽字。
該人員同時也表示,至于刷卡消費時,商戶是否能核對出簽名真偽,就很難說了。一旦信用卡被盜刷,客戶或許只有打官司解決了。
工商銀行信用卡部的一位朱經理指出,該行發行的雙幣卡可由用戶選擇是否設置密碼,但針對國內使用的信用卡,考慮到安全性問題,該行通常要求設置密碼。
朱經理認為,商戶有義務就客戶的消費簽名與信用卡背后的簽名進行核對,不過這樣的核對也僅限于肉眼,從安全性而言是有一定的風險。她同時認為,隨著社會環境的慢慢凈化,憑簽字刷卡消費將是大勢所趨。
建設銀行的多位工作人員也表示,信用卡不設密碼存在較大風險,因為簽名很容易仿冒,而且許多商戶的收銀員查驗得并不仔細。他們建議,為了保障資金的安全,儲戶最好給信用卡設置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