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有一個地方,那里四季常青、椰林樹影、水清沙白;那里是“天涯海角”;現在那里還有免稅店。這些讓那里成為了避寒勝地、旅游和購物的天堂。那兒是國際旅游島,那里是海南。但是,現在擁有這些美好意向的旅游目的地海南,在這個春節里再次和“宰客”聯系起來。
作為春節假期的熱門旅游目的地,2012年春節,海南的“天價房”、“天價海鮮”、“欺客宰客”事件引發關注。2013年春節,海南旅游從業者利用景點、海鮮、水晶店購物和潛水項目等吃高回扣的現象又備受指責。
曾經撰寫曝光旅游行業黑幕書籍的海南導游鄔敬民揭露,海南旅游各行業回扣從30%到70%不等,最高的能達到90%。高回扣的背后究竟有著怎樣的利益鏈條?這其中,消費者又扮演何種角色?
導游、司機拿回扣最高可達90% 十幾萬新車一年回本
小王是一名掛靠在海南省導游管理中心下面的導游,從業8年來從來沒有拿過一分錢工資,不但沒有任何福利,還要上交管理費,收入只能靠帶團拿回扣。
小王:我們每帶一個團,相當于是在賭博,我們也不知道這個團能不能掙錢,能掙多少錢,一個得看運氣,一個得看本事,看導游帶團的技巧。
在小王的指引下,記者跟隨一家旅行團來到一家水晶店。記者注意到,游客下車時,都要領到一張優惠券,在購買產品時,售貨員都要在付款單上填寫優惠券的號碼。這個號碼里隱藏著什么秘密呢? 小王告訴記者,水晶店通過這個號碼就知道這份單是哪位導游簽的,以便給導游和旅游公司兌現回扣,而回扣一般是一半給導游,一半歸公司。
記者調查發現,在三亞市拿取旅游回扣的不僅僅是導游和旅游公司,出租車司機有時候得到的回扣甚至更高。不少出租車司機都有各種旅游景點和商店的會員卡,一位司機告訴記者,有了這些會員卡,他們就能拿到更高的回扣。
司機1:打卡里面。回扣拿現金的少,打到卡里面才高。
記者:結單的話最多的時候是多少錢?
司機1:有時候一兩千,有時候幾百塊。
另外一位司機也毫不避諱的向記者坦言:
司機2:一天有時候拉到一個就夠了,高的時候能拿到1200。
記者:干什么拿這么多回扣?
司機2:買珠寶的回扣,珠寶很貴的,買輛新車十六七萬,一年就回本了。
曾經撰寫曝光旅游行業黑幕書籍的海南導游鄔敬民向記者透露,回扣在三亞旅游市場普遍存在。
鄔敬民:包括水晶、珍珠、茶葉、土特產等等。竹炭一系列的,基本的回扣是3成起,最高的達到60%、70%多;海鮮的回扣能達到50%、60%;餐飲、景區的回扣就非常高了,大概會到60%、70%,甚至90%的都有。
網友吐槽旅游被坑 回扣現象普遍
旅游從業者吃回扣,海南不是特例,這個現象也不是這個春節假期才第一次出現。《新聞縱橫》的聽眾,就通過微博和微信講述了自己遭遇過的旅游回扣事件。
微博網友“王貓樹語”說,他暑假去青島,專門咨詢過是否還有其他收費,得到的回答是不再收。但導游還是把他們領到一個之前沒有提過的景點,并收取費用。他認為,自由行,或許會更流行。
微博網友“背后一刀專家”編了個小段兒:全國旅游一盤棋,團費低廉把人迷,導游上竄又下跳,只為最終回扣提。他還提到,他的一個導游朋友,旅游季節的幾個月,能收回全年的收入。
微信聽友中,就有人剛剛被“好口才”的導游忽悠買了水晶。也有新疆的聽眾,說去海南就想看看海,結果卻總被帶去購物。
“我叫劉偉,上次我們有個朋友,7、8個人去海南吃那個大排擋吃了12000多。”
“我是江西的游客,8月4號到除夕這中間都在海南島游玩,有一些海南導游非常厲害,他們很有口才,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勸我們,我跟我媽媽還去水晶宮里面買了價值1988元的水晶,導游居然可以拿50%到70%的回扣。以前在云南的時候聽說導游只是說拿3%的回扣,但是海南的導游太狠了,雖然說W旅行社好像沒有給他們發工資,但是他們也不至于這樣呀,對待游客把游客當羊羔宰。”
“我姓張,跟團去過海南旅游,一個內陸人到海南旅游主要是去看一看大海吧,但是到了海南在海邊給我們的時間非常有限,其他的時間都帶我們去購物了。”
“我是哈斯,我跟團參加過的那些旅行團,這種強迫購物的現象也都很多。”
旅游從業者坦言:導游收回扣因無工資
互動中也有現在或曾經的旅游從業者講述了他們對這類事件的看法。
“我是來自鄭州的老熊貝貝,在若干年前也曾經是一名導游,我帶過海南的團,帶過很多個,旅游亂收費的現象在我看來其實是非常普遍的,不單單是一個行業性或一個旅行社的個體行為。”
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