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中國商務部舉行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沈丹陽介紹2013年1月中國商務運行情況并就近期熱點商務問題答記者問。中新社發 劉震 攝
中新網2月20日電 今日,國家商務部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通報2013年1月份我國商務運行情況,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還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發布會全文如下:
【沈丹陽】:各位記者朋友,大家過年好。歡迎大家出席今年的新聞發布會,今天仍然是通報2013年1月份我國商務運行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一、 關于國內市場運行情況
1月份,國內市場銷售保持穩定增長。據商務部監測,3000家重點零售企業銷售額比去年12月增長4.5%。消費市場主要特點表現為:
一是吃穿用等商品銷售增長較快。特別是食品、服裝等銷售保持了較快增長。商務部監測的3000家重點零售企業中,食品、飲料、服裝、日用品銷售額分別環比增長11.6%、12.9%、0.4%和1.7%。
二是金銀珠寶、家電、通訊器材等需求增加。受節日消費旺盛影響,保值類和升級類商品需求不斷增加。商務部監測的3000家重點零售企業中,金銀珠寶類商品銷售環比增長11.7%,家用電器和音響器材、通訊器材銷售額分別環比增長2.7%和6.4%。
三是汽車、居住類等銷售運行平穩。商務部監測的3000家重點零售企業中,汽車、建筑及裝潢材料銷售環比分別下降6.6%和7.6%,但同比分別增長14.1%和9.1%;家具環比上漲0.6%,同比上漲9.8%。
四是食用農產品價格上漲明顯。受寒潮大霧等惡劣天氣以及周期性、季節性等因素影響,今年以來食用農產品價格出現明顯上漲。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2%,其中食品價格上漲2.9%。商務部監測顯示,全國36個大中城市食用農產品價格出現整體回升。監測的18種蔬菜平均價格環比上漲16.7%,同比上漲0.9%;鮮豬肉、牛肉、羊肉、雞蛋批發價格環比分別上漲5%、2.9%、2.2%和1.4%。食糖價格較為平穩,與前一個月持平。
二、 關于對外貿易情況
據海關統計,2013年1月份,全國進出口總額2.17萬億元人民幣(折合3455.9億美元),扣除匯率因素(下同)同比增長26.7%。其中,出口1.18萬億元人民幣(折合1873.7億美元),增長25%;進口0.99萬億元人民幣(折合1582.2億美元),增長28.8%;貿易順差1832.1億元人民幣(折合291.5億美元),擴大7.7%。經季節調整剔除春節因素影響后,進出口增長8.1%,其中出口增長12.4%,進口增長3.4%。外貿運行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與歐、美、日、韓貿易增長平穩,與東盟、香港、臺灣、南非貿易增長較快。1月,我國與歐、美、日、韓雙邊貿易額同比分別增長10.5%、23.4%、10.3%和23.1%;與東盟雙邊貿易額增長42.9%,與香港、臺灣和南非雙邊貿易額分別增長83.0%、70.0%和98.9%。
(二)中西部地區出口快速增長,東部地區廣東、福建兩省出口大幅增長,其他增長平穩。1月,四川、重慶、河南、江西四省市的出口增速分別為65.6%、84.6%、47.2%和122.7%;廣東省出口增速為42.1%,繼續保持出口第一大省地位,福建省出口增速為30.9%。
(三)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進出口均有較大幅增長。1月,一般貿易進出口1807.3億美元,增長19.2%。其中出口933.8億美元,增長21.7%;進口873.5億美元,增長16.6%。加工貿易進出口1141.0億美元,增長23.1%,其中出口717.9億美元,增長14.6%;進口423.1億美元,增長40.6%。
(四)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雙雙大幅增加,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穩定增長。1月,機電產品出口1058.1億美元,增長25.1%;進口674.5億美元,增長39.9%,高出同期外貿進口總體增速11.1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品出口550.9億美元,增長42.0%,高出同期外貿出口總體增速17.0個百分點,同期高新技術產品進口455.3億美元,增長51.6%,高出同期外貿進口總體增速22.8個百分點。服裝、紡織品、鞋類、家具、塑料制品、箱包和玩具共出口410.3億美元,增長25.1%。原油進口量增加7.4%,大豆進口量增加3.8%,鐵礦砂進口量減少11.0%,銅材進口量減少29.8%。
(五)部分傳統出口商品價格上漲,部分原材料進口價格持續下跌。1月份,出口商品平均價格上漲0.7%,其中塑料制品和鞋類出口價格分別上漲28.3%和20.7%。進口商品價格延續下跌趨勢,平均價格下降5.0%,其中鐵礦砂和天然橡膠的進口價格同比已連續14個月下降、廢銅價格連續12個月下降、鋼材價格連續11個月下降、原木價格連續9個月下降。
三、 關于吸收外資情況
2013年1月,全國新設外商投資企業1883家,同比增長34.3%;實際使用外資金額92.7億美元,同比下降7.3%(未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數據)。吸收外資的主要特點如下:
一是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降幅超過制造業。1月,農林牧漁業實際使用外資1.3億美元,同比下降31.5%,占全國總量的1.5%。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44.3億美元,同比下降5.8%,占全國總量的47.7%。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40.3億美元,同比下降9.8%,占全國的43.5%。房地產業實際使用外資下降14%。
二是歐盟對華投資增長幅度較大。1月,歐盟27國對華投資新設立企業140家,同比增長30.8%,實際投入外資金額8.2億美元,同比增長81.8%,其中法國、德國、瑞典、丹麥對華投資增幅較大,同比分別增長309.6%、70.3%、4060.4%和325.2%。亞洲十國/地區(香港、澳門、臺灣省、日本、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和韓國)對華投資新設立企業1475家,同比增長33.5%,實際投入外資金額78.2億美元,同比下降9.0%,其中,香港投資57.1億美元,同比下降10.2%;日本對華投資6.4億美元,同比下降20.0%;臺灣省投資6.3億美元,同比增長28.8%;新加坡對華投資6.3億美元,同比下降2.5%。美國對華投資新設立企業94家,同比增長9.3%,實際投入外資金額2.7億美元,同比下降20.0%。
三是東中西部地區吸收外資均有所下降。1月,東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78.7億美元,下降8.1%,占全國總額的84.9%。中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8.3億美元,下降0.8%,占全國總額8.9%。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5.8億美元,下降4.2%,占全國總額的6.2%。
四、 關于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情況
對外直接投資方面。2013年1月,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23個國家和地區的777家境外企業進行了直接投資,累計實現非金融類直接投資49.14億美元,同比增長12.3%。
今年1月,我國內地對中國香港、東盟、歐盟、澳大利亞、美國、俄羅斯、日本等七個主要經濟體的投資達到36.3億美元,占同期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73. 9%。其中對東盟、澳大利亞、歐盟、美國的投資成倍增長;對中國香港、俄羅斯的投資分別下降33. 2%和49.9%。從境內投資者構成看,地方對外直接投資23.06億美元,同比下降11.3%,占同期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46.9%。山東、廣東、江蘇、北京居地方對外直接投資前列。
對外承包工程方面。2013年1月,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完成營業額67.6億美元,同比增長15.1%;新簽合同額133.3億美元,同比增長42.9%。新簽合同額在5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57個(上年同期32個),合計金額106.3億美元,占新簽合同總額的79.7%。其中上億美元的項目30個,較去年同期增加7個。
截至2013年1月底,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累計簽訂合同額10115億美元,完成營業額6624億美元。
對外勞務合作方面。2013年1月,我國對外勞務合作派出各類勞務人員2.9萬人,與去年同期持平,其中承包工程項下派出勞務1.4萬人,勞務合作項下派出1.5萬人。1月末在外各類勞務人員81.9萬人,較去年同期增加0.8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