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壽H股的飆升,意在逼迫A股發行定價處于尷尬犯難的地步,其資產負債表對帳面及隱含價值均有正面影響作用,H股股東因此受益多多。
2007年1月9日,中國人壽發行15億股回歸A股市場,三年前中國人壽IPO在境外是3.625港元,今年年初H股于7港元起步一路振蕩上升,尤其12月份受回歸A股消息刺激出現井噴行情,12月22日H股收盤于24.35港元,過去30日均價為19.51港元,再按照現行匯率折算,盡管A股較H股折價約三成發行,詢價結果一級市場發行價格18.88元,發行市盈率為97.8倍(2005年贏利計算),計劃集資283億元,網上網下共凍結8325億元,超過工商銀行7810億元的新記錄,可見認購人氣之旺。
據中國人壽2006年中期報表披露顯示,在我國現行會計準則下,其截止2006年中期實現凈利潤58.1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1.67%,2006年上半年全面攤薄后每股盈利為0.22元,年內A股15億發行成功,還將攤薄全年每股盈利水平,預計2007年和2008年凈利潤分別增長為33.3%和28.6%。
目前歐洲市場保險公司的市價內涵價值一般在1至2倍,而現在中國人壽H股和A股價格,市場給予5倍以上,明顯高估于歐洲保險市場3倍以上,雖然中國保險市場潛力較大和新增業務較多,中國人壽在中國壽險市場占49.4%,可是保險市場開放程度日益加大,中外資保險公司競爭格局日漸激烈,令國內保險公司生存環境日趨嚴峻,而且國內保險公司在新增業務和理財等方面劣于外資保險公司。
因此瑞士銀行和野村證券在今年11月報告中指出,中國人壽股價已經反映所有利好消息和明年增長預期,給出目標價分別為17.2港元和17.59港元。但是A股發行價18.88元,高于1.30元以上,28日H股價格27.30港元,高于每股10港元。與此同時,德意志證券認為,中國人壽股本回報率相比其他保險公司來說偏低,不足以支持當前高股價和高市盈率,所以中國人壽H股被炒作氛圍太濃,對A股價格的參考意義不大。
中國人壽H股的飆升,意在逼迫A股發行定價處于尷尬犯難的地步,其市場詢價區間選擇為最高價,A股以18.88元發行,是今年年初3.5倍的價格,那么其資產負債表對賬面及隱含價值均有正面影響作用,H股股東因此受益多多,A股股東在某種角度實際成為H股股東的"轎夫",A股東與H股東投資收益與風險系數差距非常大。
今后仍有大量H股即將回歸A股市場,另外還有紅籌股也要回歸A股市場,如果各個都像中國人壽H股那樣,獲得回歸A股票市場發行上市消息時,即在香港股票市場通過大幅度拉升股價,逼迫A股發行價接近H股或紅籌股價,像中國人壽A股發行市盈率,各個都高于A股市場平均市盈率,這種可能性較大。因為H股和紅籌股基本是我國國民經濟中的骨干優質企業,加之A股市場已經轉變投資觀念,開始接受大盤藍籌股,所以高市盈發行的格局還要延續,預示著大批以高市盈率回歸A股市場,導致A股市場投資風險系數遠遠大于H股和紅籌股,同時投資收益空間也將大大小于H股和紅籌股,一旦境外市場出現風吹草動,H股和紅籌股在香港股票市場發生波動,那么A股市場振蕩幅度必然大于香港股票市場的H股和紅籌股。
尤其當大批H股和紅籌股回歸A股市場,紛紛逼迫A股高市盈率發行,必將給A股市場能否健康穩定發展帶來較大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