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滬深股市2007年首個交易日,今天,我們回顧2006,展望2007,希望
新的一年里能繼續給股民在投資上以些許啟發。
2006的滬深股市是大牛市這句話,已成定論,但這句話在一年中,卻有一個
演變過程。
一開始,大部分人不相信,然后是將信將疑,再后承認了這個事實,卻覺得
牛市有點變味,最后發現這是一個不認識的牛市,都不知道該怎么稱呼了,有的
說是“奔牛”,有的說是“瘋牛”,甚至有
人說這是“吹牛”。
這就是夢幻般的2006年滬深股市,是這一年全世界最牛的股市。
股市滿城遍地是黃金
2006年末張藝謀的大片???《滿城盡帶黃金甲》上映,這片名此時用在滬深股
市倒挺貼切,因為滬深股市去年似乎遍地是黃金,指數發瘋般地上漲。
在2006年初,上證指數從1163點起步,到3月份才攻到1300點關口,3個月只
漲了200點。但是,在12月,上證指數從2100點一下子攻到近2700點,最終以
2675.47點收盤,1個月里竟然漲了差不多600點。如此凌厲的逼空行情,人們只能
說是“瘋牛”。
由于去年第四季度的大幅上漲,使得2006年上證指數的年K線,成為16年歷史
上最大的一根年陽線,一年上漲了1500點,年漲幅高達130.43%。而且,這個年漲
幅傲視全球,滬深A股市場前幾年一直落后全球市場,去年用極短的時間就迅速超
越周邊市場,成為2006年全球漲幅最大的股市。這一年,全球許多股市和上海股
市一樣創出歷史新高,但年漲幅遠不及滬深股市,如美國道瓊斯指數以12463.15
點的歷史高點收盤,但年漲幅為16.29%;日經225指數年漲幅為6.92%;香港恒生
指數以接近20000點的歷史高點收盤,年漲幅不過為34.2%。
到2006年收盤,滬深股市的總市值達到8.94萬億元,較上年增長175.68%,占
GDP的比重已達49.62%,并超過韓國等市場的規模,一躍成為最大的新興市場。
股民指數瘋漲收益卻不高
誰都喜歡大牛市,但是,面對2006年這個前所未有的大牛市,只要到各證券
公司營業部轉轉,就會發現并非人人笑逐顏開,相反,有很多人在那里抱怨,因
為他們沒有充分享受到“瘋牛”市場帶來的收益,在歡樂中夾雜著苦澀。
這股市真不好玩,熊市大家抱怨,望眼欲穿盼來了大牛市,卻依然有那么多
人在抱怨。
分析一下市場就會發現這種抱怨完全可以理解,因為大多數中小散戶沒有戰
勝市場,2006年的收益率低于指數漲幅。一項調查顯示,2006年雖然大多數股民
是賺錢的,但只有14%的投資者獲利50%-100%,而年收益超過100%的人只有5%。可
是,這一年上證指數和深證成指的年漲幅分別為130%和132%,就是說,投資者只
有收益率達到130%才能算及格???與股市的平均漲幅相當。而調查結果卻顯示,最
多只有5%的投資者2006年的成績單在及格線以上,那么,那些收益少、甚至虧損
的股民能不抱怨嗎?
中小股民收益落后大盤情有可原,因為收益的高低取決于股票的上漲幅度,
而2006年大部分股票的漲幅同樣沒有超越指數。
的確,2006年出現了一批大牛股,如年漲幅最大的王府井,一年上漲了
813.53%,但是,大牛股在1400多只股票中所占的比例不高。2006年滬深A股有459
只股票年漲幅翻倍,約占股票總數的三分之一,如果計算年漲幅超過130%的股票
,只剩下313只。
只有三分之一的股票跑贏了大盤,而股民不可能全部持有這459只牛股,自然
,大多數股民也就無法跑贏大盤。至于那些以前高位套牢的股民更為苦惱,因為
指數不斷創新高,他們卻沒有解套。2006年12月14日,上證指數重新回到2245點
歷史高點的時候,統計顯示過八成股票尚未解套。
去年股市的流行詞是“二八”現象,只有20%的股票大漲,而大部分股票漲幅
落后大盤。主要是大盤藍籌股的瘋漲,造成指數的虛假繁榮,因此,又稱之為“
指數牛市”。即使在2006年最后一周,上證指數一周上漲了14.16%,是全年漲幅
最大的一周,但這一周,卻有61%的股票是下跌的,中小股民并沒有在指數的瘋狂
上漲中換來真金白銀的巨大收益,在快樂牛市中痛著。
基金基民輕輕松松賺鈔票
和股民的抱怨相比,基民可是過上了幸福的日子。這股市真是有趣,常常是
賺錢的不吃力,吃力的不賺錢。滬深股市16年歷史上,公認的三個發財機會是:
1991年的股票認購證;2000年的轉配股上市;2001年的B股對境內居民開放。靠這
三個機會賺大錢的人都不吃力,2006年這種好事輪到了基金。
2006年大多數股民沒有跑贏大盤,大多數基民則做到了。基金成為這一年的
大贏家,股票基金的年收益率翻倍有余。在開放式基金中,指數型基金凈值平均
年增長率為125%,偏股型基金平均凈值增長率為112%,平衡型基金平均凈值增長
率為108%,開放式股票基金中,有32只凈值增長率超過130%,跑贏了上證指數,
其中,景順長城內需增長基金以182%的凈值增長率奪得年度冠軍,也是2006年全
球最賺錢的基金,該基金去年末的凈值為2.836元。
如果在2005年底買入股票基金,并持有一年,不用干任何事情,就能獲得
100%以上的收益,真是賺錢不吃力。而很多股民,一年里不斷忙進忙出,收益卻
遠遠小于基民。
在基金中,2006年收益最高的還是封閉式基金,53只封閉式基金這一年價格
的平均漲幅超過150%,超過開放式基金的收益率,跑贏大盤。其中,漲幅最大的
基金泰和,復權計算一年上漲了264%。
于是,臨近2006年底,市場出現基金的搶購熱潮。這一年里,共有90只開放
式基金成立,基金的首發規模高達4000億元,差不多是前5年的總和,基金凈值近
8000億元。
這一年,新基民增加了700萬,基金已占家庭金融資產的第二位。基金是2006
年的最大贏家。
新年樂觀者占了絕對上風
新一年的股市交易明天將在股民的期待中開盤。對于新一年的股市,樂觀者
占了絕對上風,空頭基本絕跡。幾乎所有證券公司、基金公司推出的研究報告,
都看好2007年股市,普遍認為2007年的上證指數可以達到3000點,申銀萬國、海
通證券均認為2007年滬深300指數能上漲30%以上。
至于滬深股市會出現一個“黃金十年”的說法,已得到相當多的人贊同,普
遍認為目前只是牛市元年,記者看到,已經有人喊出上證指數2013年將上漲到
10000點的口號。
不過,從歷史上看,大年之后往往是小年,滬市16年歷史上,只有起步階段
的1991年和1992年,連續兩年指數漲幅超過100%,此后,沒有出現過連續兩年指
數漲幅超過50%的情況。在國際市場上,一些2005年漲幅大的市場,在2006年漲幅
收窄。如日本股市2005年上漲了40%,創下1986年以來最大年度漲幅,居2005年全
球主要股市漲幅之首,但2006年只漲了6.92%。
燕京華僑大學校長華生2005年為股改鼓與呼,并成功預測股改將給股市帶來
推動力。眼下,他卻說最樂觀預期往往透支未來,當牛市最終被證明已到來時,
市場上當然不乏豪情萬丈的預言家。現在對未來所謂十年牛市的判斷包含了過多
一廂情愿的分析。
去年12月29日是全年股市收盤的一天,中國證監會舉行了新《公司法》《證
券法》實施一周年座談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在會上說,我國資本
市場發展任重道遠,還有許多深層次問題需要認真研究解決,決不可因為牛市的
到來而盲目樂觀,麻痹大意。對最近市場上一些過于樂觀的看法,應當保持冷靜
的頭腦,理性看待資本市場的財富功能,把握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
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說,面對當前資本市場的形勢,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
腦,冷靜對待,認真分析和把握我國資本市場的實際。
股市永遠有希望和機會,但風險也總是相伴左右。2007年的股市也不會例外
。
【焦點鏈接】
2007年股市關鍵詞
■制度2007年的股市怎么走我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2007年證券市場
的制度建設和創新將繼續,值得投資者關注。上市公司財務報告從2007年起執行
新企業會計準則,某些公司的利潤會因此而發生變化,滬深交易所已經要求上市
公司披露2006年年報時對此影響進行評估,需要留意。所得稅并軌是另一個重要
事件,雖然可能要到2008年實施,但2007年會有預期影響。
■創新一些創新舉措2007年將陸續推出,自然會對股市產生影響。股指期貨
預計2007年一季度推出,對滬深股市、大盤股的走勢都會產生影響;建設多層次
資本市場是2007年的又一個重頭戲,預計創業板可能會推出,2006年小盤股表現
不佳,中小板指數漲幅最小,創業板會帶來什么改變嗎?2007年另一個令人關注
的話題是A股和B股會并軌嗎?會怎樣并軌?帶來什么機遇?
2006年股市關鍵詞
■股改2006年,股權分置改革基本完成,新《公司法》《證券法》開始實施
,資本市場改革發展各項基礎性工作的全方位推進,使資本市場出現了轉折性變
化,促成了這波大牛市。到12月30日第64批股改公司亮相,32家公司搭上2006年
股改末班車,滬市完成股改或進入股改程序的公司占總數的97.8%,未股改的公司
只剩下18家,深市未股改公司僅剩下22家,其市值占深市主板總市值僅為3.24%。
■藍籌2006年第四季度的藍籌股爆漲是導致全年指數大幅上漲的重要因素,
特別是作為全球最大的IPO(首發新股)工商銀行,從10月27日上市,非但沒壓垮
股市,反而在兩個月里上漲了90%,總市值已超越匯豐銀行、美國銀行,在世界銀
行股中排名第二,為上證指數貢獻了約300點的漲幅。其他大盤藍籌股如中國銀行
、中國石化等均大幅上漲,使得上證指數去年第四季度漲幅高達5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