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的王老師最近很“頭疼”——為了幫助學生找到頂崗實習的機會,她幾乎天天要與企業打電話、發郵件。就職于深圳某建材公司的曹經理最近也很煩,甚至輕易不敢打開郵箱,因為郵箱里塞滿了高職院校老師發來申請“頂崗實習”的學生簡歷。
通過“頂崗實習”,職業院校在校生能獲得實戰經驗,增強自身能力,企業則可獲得一線的技術人才,有助于企業持續發展——這本來是一件讓職業院校和企業雙贏的好設計,然而,在實踐中卻成為讓校方和企業都感到頭痛的問題。在剛剛結束的深圳兩會上,市政協委員趙杰將高職生頂崗實習的尷尬遭遇“擺”上提案,呼吁為高職生頂崗實習立法。她還認為,政府應在校企合作上起到主導作用,通過構筑人才培養的良性循環以實現校企雙贏。
校方:半年頂崗實習不現實
職業院校學生頂崗實習是由學校選派學生到企業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在具體的工作崗位上,直接參加企業具體工作。趙杰介紹說,早在2006年,教育部就發文明確指出了頂崗實習在高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實驗、實訓、實習是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三個關鍵環節,高等職業院校要積極推行頂崗實習等有利于增強學生能力的教學模式;要保證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時間到企業等用人單位頂崗實習。”
“頂崗實習能使學生全面了解企業的生產運作,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下,體會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縮短學生從學校到工作崗位的適應期,提高就業競爭力。”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教務處汪老師肯定頂崗實習的積極作用,但同時表示,從操作層面而言,讓學生半年頂崗實習是“不現實”的。
汪老師告訴記者,很多高職院校選擇在學生畢業前最后一個學期落實頂崗實習,“按理說,這是違背頂崗實習政策的初衷,但頂崗實習如果不和就業聯系在一起,開展起來難度就更大。”汪老師告訴記者,現在,安排學生進企業頂崗實習是件讓班主任老師非常“頭疼”的事,老師們要動用各種私人關系“走后門”完成任務,即使這樣,最終能解決的學生也只是少數,有了機會,只能優先考慮應屆畢業生。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金融專業大三學生宗鑫(化名)現正在深圳某金融企業頂崗實習,“學到的東西很多,而且每個月有近4000元的工資。”他告訴記者,在公司,他和其他正式員工一樣,每天要負責很多具體的事務,“我得到了極大的鍛煉”。但記者也了解到,在該校,如同宗鑫一樣幸運的同學并不多,這家金融企業也只挑選了10名學生進入公司頂崗實習,“很多同學現在還待在學校里,要不就是通過家長的關系找到了實習的單位。”宗鑫告訴記者。
企業:頂崗實習是“賠本買賣”
“企業大多從自身利益考慮,接納招收經驗不足的學生來實習在一定程度上會擠占企業的資源,干擾企業的正常生產和經營,最終會影響企業的利潤,因此,對企業來說,頂崗實習是個‘賠本買賣’,沒有太大吸引力。”經過一番調查之后,趙杰說出了頂崗實習遭到企業冷遇的根本原因。
曹經理所在的建材公司與深圳職業類院校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他說,他所在企業每年頂多能接收10名頂崗實習生。雖然從理論上來說,企業接收高職生實習可以儲備技術型人才,但是實際操作中,公司首先考慮的是現實的利益問題。曹經理對記者說出了他們不愿意接收頂崗實習生的苦衷——“首先,頂崗實習是一種短期行為,不適宜安排相對固定的工作,否則學生一旦離開后又要重新找人來接手,顯然不利于公司的運營;其次,還會影響到公司的生產運營,給公司帶來成本負擔。“我們公司比較正規,來實習的學生,我們都會按照其崗位來給予相應的實習工資,還有住宿、飲食等安排,這無形中給公司各部門帶來了一定的負擔。”
曹經理表示,相對于頂崗實習,企業更愿意接收畢業實習的學生:“如果在實習中發現優秀的學生,公司愿意提供正式的工作機會。因為去人才市場上招聘也需要一定的成本,而且招回來的人不一定合適。”
建議:立法鼓勵企業接納實習生
“職業教育如果沒有企業的參與,將不會是成功的職業教育。”趙杰認為,作為企業,追求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利益最大化這無可厚非,頂崗實習不被企業歡迎是可以理解的,要解決高職學生下企業實習問題,關鍵還是要依靠政府的力量。“因為學生下企業實習,涉及面很廣,政府部門有必要出面協調其中的工作,并建立一種長效機制,從而保證高職學生頂崗實習的質量。”
趙杰介紹了國外高職教育頂崗實習的成功案例:在德國,政府對企業參與高職院校的辦學就有強制性的規定,校企雙方必須嚴格遵守《職業教育法》和《教育法》的規定,履行各自的權利和義務。企業不僅要提供生產崗位、培訓車間、培訓教師,還需要提供配套的培訓規劃和充足的培訓經費,而政府對于這類企業則會從政策、資金上給予一定的支持。
“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窗口,是高級技能人才需求大市,頂崗實習作為一種培養高職人才的有效途徑,應該得到社會各界的支持。”為此,趙杰在今年深圳兩會上提交了《關于加強和深化我市高職學生頂崗實習工作的提案》,建議通過地方立法,把接納學生實習作為企業的一種社會責任和義務。她建議政府組建頂崗實習的領導協調機構,明確政府、企業、學校和社會各方職責,遴選一批提供頂崗實習工作崗位的企業,并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同時建立獎勵機制,通過減免稅收、經費資助和獎勵,對積極支持職業技術教育事業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和獎勵。
在趙杰看來,頂崗實習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三贏:學生獲得鍛煉,學校保證了教學質量,企業獲得了人才。她企盼深圳有一天能實現“由行業、企業、學校組成的職業教育集團,在師資、設備、生產基地等方面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從而為頂崗實習提供穩定有力的保障”。(實習生通訊員 李潔茹 記者 武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