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選用行政干預色彩濃
記者在黑河市采訪時了解到,近十位英語教師和市教研員見證了一場被認為“不可思議”的教材選用會議———黑河市教育局4月27日召開的“2011年秋季(英語)教材選定會”。
據介紹,教師代表是當天被臨時通知開會的,多個中學的英語教研組長證實,他們會前“沒來得及跟老師們征詢意見”。與會的黑河二中英語教師林存玲也表示,這次更換為人教版教材,教育局沒到基層調研過。
黑河市教研院一位不愿公開姓名的中層干部轉述了一些與會者的見聞:“擔任教材選用委員會副主任的一位副局長主持會議并首先發言。他說‘要換成人教社版的,上面有這個意思’,隨后沒讓與會者討論三本參選教材的優缺點,不讓提其他教材。”該人士補充道:“會后至今沒有唱票和公布票數”。與會的黑河二中林存玲指出,教育局領導當時說,開會是為了“走個程序”。
教育部文件曾指出,地(市)教育行政部門應成立教材選用委員會,負責教材選用工作。“教材選用是一項業務性很強的工作,任何部門、單位和個人均不得干預教材選用工作”。
多位黑河市教育工作者向記者證實,當時與會的黑河三中高級教師呂軼男曾向這位副局長建議改用別的教材。“他說了句,你提的意見我會考慮一下,然后宣布散會了。”
呂軼男向記者表示,黑河市的初中已從四年制改為三年制,按目前黑河師生的英語水平,使用人教版教材太趕了,“恐怕以后英語教學不是好生、差生兩極分化,而是市區、城鄉結合部和農村多極分化了”。
記者從黑龍江省教育廳基教二處了解到,黑河市教育局今年7月向省廳匯報稱,原教材改為人教版教材有三個原因:一是初中教材改為人教版后,有助于與小學教材銜接;二是黑龍江省使用原教材僅黑河市一地,中考命題時感到很 困難;三是原教材出版社曾在教材發行中出現事故,錄音帶遲了近一個學期才發給學生。黑河市教育局解釋稱,“初中與小學教材銜接”的說法,出自前任教育局長之口,該領導現已調至市教育學院,所以沒有任何書面的會議記錄。
上述省廳基教二處相關負責人說,“黑河市趕在教材征訂階段的節骨眼上換教材,按教育部規定,各地市中途換教材需要省教育廳審批通過,但我們出于謹慎并沒有批。”他表示,9月份新學期開學黑河市直接在全市使用人教版教材,“這肯定是不合適的”。
記者在綏化市采訪時了解到,去年3月22日,黑龍江省出版集團董事長向時任綏化市委主要領導致函,希望關注一下綏化市人教版教材的選用工作,積極支持綏化市教育部門能夠在新學年起選用人教版教材。綏化市政府部門多位官員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證實,時任綏化市委主要領導將對該函的批示轉給綏化市教育局長,請其對此問題進行研究并予支持。該批示同時下發綏化市下轄各市縣教育局。
綏化市教育局一位參與教材選用工作的官員表示,市教育局最初發文時建議使用的是“仁愛教育研究所或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讓綏化市下轄的區、縣、市自己選。
“綏化市新華書店的老總老找我,讓我換成(人教版)教材,我也說改不了,他當場來了句‘找個比你官兒大的’,然后暗帶威脅,要通過區里一把手,不讓我分管教材了。”綏化市北林區教育局一位副局長向《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當時市里給下轄的區、市、縣一把手做工作。北林區區長問我,現在其他9個市縣都同意換教材了,就剩咱們沒換,這事你扛得住嗎?我說扛不住也得扛。”
綏化市下轄的肇東市教師進修學校一位副校長指出,人教版教材系統性強,錯誤率低,但起點較高,需要在小學先掌握300至700個單詞,不適合小學階段缺乏外語教師資源的農村學校以及沒上外語課的農村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