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成為影響汽車消費行為的主要力量
中國首次進行的汽車質量互聯網“輿情”測評行動,日前在上海完成。WebInsight汽車互聯網測評機構在上海車展期間正式發布了這項最新結果。
《2011新車質量互聯網口碑報告(第一季度)》,匯集了車主對新款轎車的質量問題和使用感受的綜合評價。它來源于100萬人次的互聯網用戶,今年一季度在國內主要門戶網站和上發表的言論,覆蓋了這一時間段內95%與汽車相關的網絡話題。
時至今日,中國汽車產業和互聯網已經結成密不可分的關系。新浪汽車在2010年的調查表明,將近9成的汽車消費者借助互聯網,獲取市場信息和反饋使用意見。這個平臺高速的傳播速度和指數級放大的傳播效應,已經成為影響汽車消費行為的主要力量。
WebInsight的研究人員進一步發現,互聯網具有很強的敏感性,能夠最快速地反饋汽車的質量問題。同時也是暴露問題的集散地,“每100個討論汽車屬性的網民,會反饋近40個車輛問題”。
測評報告表示,此次測評的對象為去年下半年至今年第一季度在國內上市的小客車中,銷售量居于前五位的大、中、小各個車型的新款車。測評圍繞發動機、變速箱、外觀、內飾、配置等八大類選項展開。結果顯示,發動機故障是網民報告最多的車輛問題,而中型車是口碑評價得分最低的車型。
WebInsight汽車互聯網測評機構總經理徐錦泉表示,這次測評行動遵循國際通用的第三方評價原則,嚴格保持獨立、客觀和公正性。他介紹說,測評項目完全由他們機構全額投資獨立完成,不接受任何企業和部門的資助。
第三方測評是國際通用的對汽車質量的權威性評估手段。我國先前雖然已經開展了“中國汽車用戶滿意度測評”、“中國主流家用轎車可靠性調查”等評價活動,但具有高度權威性和廣泛影響力的質量評價體系仍未形成。
WebInsight汽車互聯網測評機構認為,與傳統的汽車質量評估手段相比,互聯網口碑測評在評估內容、數據來源、提供解決方案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它的評估不僅包含客觀的質量問題,更關注這些問題在消費者中產生的影響;它的樣本數量巨大;更可以及時向汽車商報告問題的嚴重程度,和提供優化解決的方案。互聯網測評作為一種全新的評估手段,能夠推動中國汽車質量評價水平的進步。
根據這次測評,在所有監測的車型中,中大型車中11年款英菲尼迪M系,和中型車中的全新銳志,是車輛事故報告率最少的車型;在使用體驗凈好評度方面,微型車中海馬王子及緊湊型車中的11年款世嘉,名列前茅。WebInsight表示,對于新車質量的互聯網口碑測評,每一季度都將進行并公布測評結果。
作為2011上海車展指定互聯網信息供應商的WebInsight,是國內權威的汽車行業互聯網信息全景測評機構,其關聯機構嘉之道汽車咨詢是汽車行業內最大的產業研究團隊,十年的汽車行業產業研究經驗為WebInsight提供了良好的行業研究基礎。2010年,WebInsight與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共同創立“互聯網傳播影響力實驗室”,其核心技術于2009和2010連續兩年被列入上海相關重點科研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