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起推出“揭秘4S店亂象”系列報道后,引起社會各界強烈反響。有從業人員自揭宰客黑幕,不少讀者投訴被宰經歷。針對這些問題,省消委和省道路運輸協會獨家聯手本報征集投訴和建議,還行業健康發展。
昨天,本報記者分兵兩路,再次暗訪了武漢最大汽配市場和一些4S店,并當場陪同部分車主與4S店進行溝通,促成問題得到解決。
質保期內多種理由不保修、廉價副廠件冒充正品高價銷售、不管配件能不能修直接就換,一個毛病要你返工多次……昨日,看到本報揭秘4S店亂象的報道后,在多家4S店做過維修工的高君(化名)主動聯系記者:“這些在消費者眼里看起來不可思議的事情,在4S店可能天天都會發生。”
4S店黑幕一
車一動就找理由不質保
很多車主遇到過同樣的問題,在一些關鍵零部件的質保期內,4S店會以各種理由推諉,唯一的目的就是要讓你自己花錢修車。“你的車只要不是停著原封不動,一動過就有理由不質保。”高君介紹,加裝防盜器、保養記錄不全、有過撞痕等等,都會是售后部門搪塞消費者的理由。
4S店黑幕二
更換機油也玩貓膩
“在換機油的過程中,一定要將剩余機油桶帶走。”高君告訴記者,一桶4升的機油,很可能實際只加進去了3.8升,剩下的0.2升機油,維修人員可收集成一桶,賣給下一個車主。
還有部分維修人員,會先給做保養的汽車加入部分高級別機油,然后再配以部分低級別的機油,如此混合后的效果,對于一般車主來說沒有太大感覺,但省下的油還可以湊成一桶,進行再次銷售。
4S店黑幕三
劣質配件充正品賣
在更換某些汽車易損件時,維修人員會告知你換的是原廠件,但實際更換的卻是副廠件。這一招對于沒有經驗的車主來說,一般很難識別,但會使其維修效果大打折扣。
高君說,副廠件與正廠件差價懸殊,一些售價為320元的車燈,非正品可能只需30元左右。
此外,還有商家用翻新件冒充新件,拆車件冒充新件等行為。一般發動機以外的任何附屬件,比如油封、發電機、空調壓縮機(拆車件和副廠件較多)、三格、汽油泵、汽油濾清器、剎車皮等易損件都普遍存在這種情況。“但這屬于少數4S店維修工的個人行為。”高君坦言,維修人員手上有大量已經使用不了多長時間的老舊配件(比如較為隱蔽的傳感器),把你新車上的配件都給換走了以此為己牟利。
4S店黑幕四
設計連環故障多次修
因為每次維修或保養汽車的時候,消費者基本不在現場,所以一些維修工故意將車中某個不關鍵的零件弄松,或是將某條輔助線路弄斷,然后就開始“守株待兔”。“高明的師傅可以算準你什么時間回來。”高君稱,這些小手腳不會讓汽車出現大問題,多是略微跑偏、空調故障、水溫略高等等,消費者一般跑個個把星期,就會被重新出現的故障,“逼”回4S店進行檢修。
而對于此類“肥肉”,維修工更是不會一次將車修好,用循序漸進的收費法,開始會“善意”的建議,要消費者更換一些幾十元的小零件開始,但由于多次更換仍有問題,車主的耐心耗盡,最后形成在車主堅持下,4S店“被迫”為其更換比較貴的零件。
保險公司高管親身經歷
做保養,兩家4S店價差近一倍
“我做車險也有十幾年了,一直和4S店打交道,也不敢完全對他們放心。”江城一家財險公司高管昨透露,去年,他自己的車做保養,結果兩家4S店報價相差2000多元。
這位人士透露,大型財險公司賠付率高,有時一天就有五六百起案子,小的也有幾十起。按說4S店不敢“得罪”車險部門,何況后者對維修也比較在行。“誰知,去年我自己的車做保養時,一家4S店當時就報了5000多元。我覺得太貴了,又換了一家,結果同樣的項目報價僅3000元。”
這位人士表示,4S店維修“水很深”,何況該換什么不該換什么,車主也不清楚,又缺乏有效的第三方檢測機構。若遇到完全不懂的車主,4S店就“痛開殺戒”,車主也很難察覺。
本報開通4S店投訴熱線
短短2小時,20多位車主倒苦水
本報昨公布4S店修車投訴熱線,短短2小時接到了20多位讀者來電。投訴多集中在4S店以換當修、價格離譜,把車主當成了唐僧肉。“30分鐘之內,能完得成這么多項檢查嗎?”車主魏先生表示,一次他去4S店保養,短短半小時其開出的檢測項目居然有幾十項,有的還是目測,要價高達957元。
還有一次,他的車在路上出了毛病,4S店說方向盤的保險和油壓泵要換,要價4800元。可他隨后開到修理廠,卻發現油壓泵根本沒壞。
車主劉先生也有類似遭遇。一次維修時,4S店稱他的車要更換高壓線、高壓包以及空心流量器等,要價高達1萬元。可去修理店一問,只要換高壓線就行了,且報價僅200多元。
市民胡先生來電建議,能否把一些信譽度高的4S店集中授牌,方便車主修車。或者定期組織專家講課,免得糊里糊涂挨宰。
記者行動
新車滲水難根除記者溝通,店家同意置換
“我覺得這是車的質量問題,商家一定要給個說法。”昨日上午,讀者王艷給本報打來投訴電話。
她于去年11月份購買了一輛價值11萬元的轎車,汽車剛剛行駛一萬公里,副駕駛的位置就開始出現滲水現象。她隨即將車開往4S店,經檢查是因汽車內部水循環系統出現問題,經過一天的維修后,汽車恢復正常。
五月初,汽車再次發生滲水故障,這一次則更加嚴重,但令她感到十分不滿的是,4S店售后人員稱因為近日有雨,王小姐的汽車是因門窗密封不嚴導致的漏水,并不是汽車本身內部水循環出現故障。
接到投訴后,記者于昨日下午來到位于漢口的這家4S店,該店市場部負責人表示,會對王小姐的汽車做一次全車檢查,如果仍是水循環問題將免費為其進行維修,若消費者不認可該車質量,也可參加店內正在開展的置換活動。
武漢市12315統計顯示――
一季度汽車類投訴增兩成
昨從武漢市12315獲悉,今年一季度,武漢市共受理汽車類投訴938件,比去年同期激增近兩成。
記者了解到,車主投訴最多的是售后服務,共214件,比去年同期增長八成以上;涉及質量問題有190件,同比增長134.57%;涉及維修128件,同比增長37.63%。
不少消費者投訴,部分4S店只管賣不保修,一些行駛未足保修公里限制的車輛出現故障后,4S店會以未按時保養、零件缺貨等理由拖延或是拒絕免費維修,車主只得自掏腰包。
而在汽車維修過程中,消費者遭遇最多的就是“反復維修陷阱”,更有消費者因同一零件故障在同一家店鋪連修6次,最后被迫更換零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