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銳志車頭撞變形
安全氣囊作為汽車上最基本的安全設施,在發生車禍的瞬間對前排駕駛員以及乘客安全起到至關重要的保護作用。
近日,來自湖州德清的施女士卻為安全氣囊的問題犯了愁。今年3月份,其丈夫開著家里的那輛豐田銳志,路上發生了車禍,車子前部受損嚴重,人也受了傷,但車上的6個安全氣囊卻“紋絲不動”,施女士認為車子存在質量問題,并與當地的4S店起了糾紛,其間一汽豐田廠方也派技術人員來檢測,卻稱無質量問題。
緊急時刻未彈出 車主質疑安全氣囊有問題
據施女士介紹,車子是2009年12月在湖州信達豐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州信達4S店)花了23萬元購買的。在這次交通事故之前一直都很正常,也沒出過什么故障。
2011年3月22日,施女士的丈夫陳先生駕駛豐田銳志在09省道乾元法院門口發生交通事故,車頭受損,車主腦部撞傷,醫生確診腦挫傷蛛網膜出血并住院治療。
讓施女士驚訝的是:車頭受損嚴重,丈夫也受傷住了院,但是銳志駕駛室、副駕駛室的6個安全氣囊卻一個也未彈出。
車子拖回4S店后,經多次與一汽豐田廠商聯系,僅僅得到廠方“安全帶鎖死情形下,安全氣囊不一定會彈出”的口頭答復,卻未能得到書面的解釋說明。
“他們一直聲稱車子的氣囊沒有質量問題,還強調是撞擊的力度不夠。可是車子的頭都沒了半截,還要怎么撞才能達到安全氣囊彈出條件?讓他們給出具個書面說明,廠方卻遲遲不給答復。找鑒定花費承受不了,打官司也耗不起,總之時間、精力、金錢我們消費者都耗不起。”對于一汽豐田廠商的這種冷處理方式,施女士在感到憤怒的同時,也在質疑——安全氣囊到底在什么條件下才能彈出?
駕駛室內安全氣囊并未彈出
4S店,安全帶鎖死致氣囊未彈出
就施女士的質疑,記者第一時間咨詢了湖州信達豐田4S店服務部經理王歡。
王經理解釋,4S店調查得知車主系安全帶不規范(假系),導致安全帶出現鎖死狀態。即便當時撞擊點已經將指令傳輸到電腦中,但因安全帶出現鎖死狀態后,安全系統會作出判斷,如果當時情況不需要彈出的話,那指令會自動終止,氣囊也不會彈出,以保證更好的安全效果。
王經理隨后強調,在保護車主的生命安全時,安全帶起到主導作用,該車當時的情形,并沒有達成安全氣囊彈出的條件。
在提到廠方未能提供書面說明時,王女士自己也覺得服務有點不人性化,她說,當時廠方也派技術人員前來4S店,由于車主未授權,沒有拆解檢測,外面看了下他們確定不是質量問題,就口頭上跟車主解釋了下,并未出局書面說明,現在4S店已經打報告給廠方,如果廠方不能提供書面說明的話,會以4S店的名義給客戶出具相關說明。
記者也撥通了400-810-1210一汽豐田顧客服務熱線,接線客服表示,此事會轉交給服務部相關責任人來處理。
但至截稿時,本網未收到廠方的任何答復。
前部受損嚴重
業內專家:“假系”致安全帶鎖死遭質疑
就此問題,記者也聯系了上海大眾汽車浙江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夏明,他給記者解釋道,一般上海大眾汽車安全帶鎖死情況分為兩種:一種是機械式控制,如普桑類的車子。由傳感器檢測到汽車加速度的不正常變化,控制裝置激發預拉緊裝置工作,及時卡住安全帶,避免安全帶被拉出來過長。另一種是爆燃式的,如帕薩特、途安類的車子。由氣體引發劑、氣體發生劑、導管、活塞、繩索和驅動輪組成。當汽車受到碰撞時預拉緊裝置受到激發后,密封導管內底部的氣體引發劑立即自燃,引爆同一密封導管內的氣體發生劑,氣體發生劑立即產生大量氣體膨脹,迫使活塞向上移動拉動繩索,繩索帶動驅動輪旋轉號驅動輪使卷收器卷筒轉動,織帶被卷在卷筒上,使織帶被回拉。最后,卷收器會緊急鎖止織帶,固定乘員身體,防止身體前傾避免與方向盤、儀表板和玻璃窗相碰撞。。
夏總分析道,安全帶鎖死并不會以安全帶系的姿勢對錯來辨別,4S店提出“假系”導致安全帶鎖死的說法值得商榷。
那么,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汽車安全氣囊才會彈出保護駕乘人員的人身安全呢?
記者就此采訪了杭城資深專業人士龔技師。據其介紹,并不是所有的碰撞安全氣囊都能彈出。在汽車從正前方或斜前方±30度角范圍內發生碰撞且其縱向減速度達到某一值(通常稱為減速度閥值)時,才能引爆點火劑使充氣劑受熱分解給氣囊充氣。而汽車遭受側面碰撞超過斜前方±30度角、橫向碰撞、后方碰撞、繞縱向軸線側翻、縱向減速度未達到設定閥值氣囊就充不了氣,發揮不了應有的安全保護作用。一般來說,車速達到60km/小時以上撞擊固定物體,撞擊部位又符合位置的話,氣囊都會彈出。
另據了解,如果在碰撞時車速超過140km/小時,安全氣囊就會失效;時速超過160km/小時,安全帶亦失去安全作用。所以,被動安全設施并不是萬能的,控制車速,保持良好的駕車習慣,才是最有效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