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錦湖輪胎召回滿月,錦湖輪胎(中國)董事長的李漢燮首度面對媒體。
然而,面對國內消費者持續的反對之聲,李漢燮卻依然堅持,"目前為止所有的檢測報告都顯示錦湖的產品是合格的",李聲稱,會對凡是沒有按企業的標準使用返回膠進行查處,卻又強調"產品品質我們沒有任何瑕疵。"
不管李的辯解如何,事實上,他及其配套廠商必須在華召回32萬條有關問題輪胎。而截至5月11日,已更換3.4萬條,完成率約為10%。此外,李還表示,不在召回批次里通過免費檢測給予免費更換的輪胎達3.3萬條。
李漢燮表示,天津工廠因被取消了3C認證,仍處在停產整頓的階段,但是其不需要3C認證面向海外出口的部分,已經恢復了生產。如果召回進展順利,被吊銷了3C認證的錦湖天津工廠將于3個月后恢復正常。目前錦湖輪胎全球的八大工廠正在著手調整返回膠使用比例的標準。
返回膠沒有錯,錯在違規添加?
《21世紀》:據你們提供的資料上說,目前為止所有的檢測報告都顯示錦湖的產品是合格的,你能解釋一下這個嗎?包括一些我們之前說的違反生產流程的一些產品。
李漢燮:就是CCTV報道的第二天,我們立即將天津工廠所有的生產全都停了。然后在當天,國家質檢部門相關機構到了這邊做了一些檢測。
我們說CCTV報道有誤,就是返回膠這塊,當日國家質檢部門到我們這邊來,對于返回膠這一塊給予了肯定,說是正常的膠,沒有任何的問題。
現在較明確的是產品品質我們沒有任何瑕疵。通過溝通以后,公司決定,但凡是沒有按企業的標準使用返回膠,我們會查出來,查出來以后針對這些產品我們會統一地去進行召回。
《21世紀》:315曝光事件后,對錦湖輪胎還有市場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李漢燮:針對這個事情其實第一個最大的受害就是我們的顧客,他們心理上受到了很大的損害。到現在為止,我覺得對中國的消費者來說,可能錦湖還會是一個道德輿論或者非常不好的企業形象,還是這么想的。我希望消費者能感受到錦湖還是比較好的企業,只不過在這個時間段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還有就是從經銷商這塊的層面來說,對他們經濟上的打擊也是非常大的;對企業而言的話,天津工廠兩千多名員工,他們大概有四十多天停廠整頓了,對企業也是一個莫大的損失。
《21世紀》: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這樣的事發生?其實2008年到現在一直鼓包的這個問題。
李漢燮:錦湖輪胎大概在中國有六千多名員工,現在第一個要改變的事情就是溝通問題。可能現在的員工對企業提出的非常誠懇的建議,我們沒有很虛心地去接受,所以才出現這樣一個很大的錯誤。
《21世紀》:這次添加返回膠的比例,是不是為了壓縮成本?
李漢燮:合成性橡膠近兩年它的價格確實是攀得特別高,我們會反思做好成本的控管。
另外,返回膠其實就是生產線上一樣的膠,沒有一家輪胎制造商把返回膠給扔了,邊角料剩下的會重新利用,關鍵是按嚴格的標準來使用。
我們錦湖在全世界有八個工廠,現在同步對返回膠的混合比例做了重新的改善和整頓。我覺得其他的輪胎企業經過了這次事情以后,也會跟我們一樣,重新調整這個標準。
供應合同只是重簽,沒有根本變化?
《21世紀》:這一次召回產品范圍只是針對天津工廠,還是針對錦湖所有的在華企業?
李漢燮:首先是天津工廠停工,停了以后第二天質檢部門對錦湖做了一系列的檢查。
南京工廠、成都工廠也有兩次突擊檢查,質檢總局對這一塊的產品做的判定是合格。
天津工廠出口這一塊不需要3C驗證,出口產品從4月26日就已經恢復生產了,出口之前跟質檢也是做了溝通,從他們那兒獲取許可后,才開始做的。
《21世紀》:4月2日錦湖公司開始首輪召回,質檢總局明確了此次召回的責任主體是錦湖公司,隨后,質檢總局4月11日又公布了第二輪召回公告,不過本輪召回的責任主體卻變成了北京現代、東風悅達起亞、長城汽車三家整車廠家。在國外,輪胎這種產品是完全由零部件廠家召還是通過整車廠的渠道來召回?
李漢燮:汽車是由上萬個零部件組裝出來的,輪胎是在整個汽車部件里唯一不用汽車廠商品牌的。但輪胎是直接跟安全掛鉤的一個產品,至關重要,所以通常是輪胎廠商自發或者是上面有指示的話進行召回,這是在全球比較通用慣例。
在中國,沒有這個輪胎召回的先例,所以在采取輪胎召回措施的時候,時間稍微有點滯后了。在美國來說的話,全部召回基本上是以三個月為單位做一次質檢,三個月的時間內能召回50%的話,算是比較到位的。
由汽車廠商與輪胎廠商一起共同召回,其實是質檢部門要求的,因為中國市場實在是太大了。這次召回給汽車廠商帶來了很多的不便,因為他們想輪胎企業自己召回就行了,掛在汽車廠商名下召回有可能給他們的業務帶來諸多的不便。
《21世紀》:現在整車廠商客戶這邊,有沒有個別訂單撤銷的狀況?
李漢燮:事件最初,我們的訂單有個很急速的變化,但目前沒有了。從根本上來說,其實存在把之前所有訂單重新銷賬的問題。還有一個問題是因為天津工廠停產整頓,我們的供貨量現在上不去,所以現在用其他的工廠產能來極力保證我們對于整車廠商的供貨量,但是現在仍然存在供應不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