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18日于太原舉辦的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2011年會員大會上,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鄧雅俐向輪胎會員企業通報了今年即將開展的輪胎行業質量提升活動有關內容,對該活動進行了首次動員。
鄧雅俐介紹,天津錦湖輪胎事件發生后,輪胎質量問題引起了全社會極大的關注,為進一步落實輪胎企業產品質量主體責任,規范行業發展,提升輪胎質量,國家質檢總局決定今年在全國輪胎行業開展質量提升活動。該活動由國家質檢總局、國資委、工信部和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共同組辦,并采取政府倡導、協會推動、企業為主、社會監督的方式進行。上周末,國家質檢總局已就活動方案向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征求意見,近日中橡協已將對方案修改意見反饋給國家質檢總局。
鄧雅俐說,這次活動的目標是,建立輪胎企業質量責任體系、誠信體系和質量追溯體系,廣泛采用先進質量管理方法,開展行業質量專項分析,提升輪胎合格率和用戶滿意度。本次活動將建立全國輪胎行業質量提升活動領導小組,國家質檢總局、國資委、工信部和中國橡膠工業協會、中國質量檢驗協會等作為成員,并由質檢總局質量司負責日常工作。中橡協等協會聯合有關產品質量檢驗機構負責活動的統籌策劃、組織實施,引導和督促輪胎企業積極參與。
據了解,本次活動內容共有15項:加強對輪胎產品的國家質量監督抽查,改進抽查方式,加大國家監督抽查力度,實施嚴格的加嚴檢驗并加強后處理工作;嚴格市場準入制度,對所有頒發的輪胎產品證書進行一次全面清理和檢查,同時對獲證企業開展飛行檢查,對問題嚴重的企業,堅決注銷、暫停、撤銷認證證書;執行輪胎產業政策;建立輪胎產品質量申訴、舉報直通車制度;開展輪胎知名品牌創建工作,探索建立輪胎品牌價值評估模型和方法;建立輪胎企業質量誠信體系,聯合中橡協制定行業質量誠信守則或規范,組織企業開展質量承諾活動和行業自律倡議活動,引導企業珍視榮譽、信守承諾,自主承擔質量責任和社會責任,建立輪胎行業質量失信黑名單制度;明確行業質量提升目標,中橡協及輪胎企業應提出本行業、本企業單位質量提升目標和具體措施等;開展用戶滿意度調查工作,提高消費者對輪胎產品的認同和信賴;開展標桿對比活動,開展對質量提升活動示范企業、示范項目、先進質量工作者的表彰活動,樹立一批活動標桿,營造政府關注質量、部門監督質量、企業保障質量、顧客選擇質量的良好氛圍;提高行業管理水平,加強輪胎企業質量檢驗能力建設,提高企業檢驗把關能力,有針對性地開展質量培訓、教育活動,培養員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建立輪胎產品質量定期分析報告制度,包括督促企業定期分析產品質量合格率,按時上報產品質量狀況,主要工序生產過程工藝、標準和技術規范執行情況,不合格品處理意見及行業退賠率等;建立健全產品召回制度,輪胎企業要提高認識,分析安全隱患,主動召回存在安全隱患缺陷的產品;落實企業產品質量主體責任,明確企業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質量主管人員為直接責任人,發現違法未及時向監管部門報告的,責任人必須承擔法律責任;大力推廣新技術、新標準、新工藝。
鄧雅俐說,輪胎行業質量提升活動采取分級發動、同步推進的方式,分3個階段進行:5-6月為宣傳布置階段,7-10月為組織實施階段,11-12月為總結驗收階段。她表示,通過總結,摸索建立起輪胎產品質量提升長效機制,促進我國輪胎行業以質取勝,科學發展。
輪胎企業代表表示,本次活動15項內容每項都很具體,這次國家對輪胎質量監督是“來真的了”。他們認為,天津錦湖事件給輪胎企業敲響了警鐘,但可以以此為契機將壞事變好事,通過這次輪胎質量提升活動切實提高產品質量,從而全面提高輪胎行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