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錦湖輪胎的“問題輪胎”被爆出后,錦湖輪胎在消費者群體中的信譽一落千丈。至今,錦湖輪胎的零售市場已經停滯。為了挽回信譽,錦湖輪胎與公司的經銷商召開了一次懇談會,重點針對如何挽回消費者信賴一事展開了一次論談。
而在錦湖輪胎忙于討論如何挽回信譽的同時,同樣來自韓國的輪胎品牌韓泰又曝出了質量問題,接連爆出的輪胎質量危機為消費者對韓國輪胎產生了抗拒心理。在這種情勢下,錦湖輪胎要想挽回消費者的信賴可謂是難上加難。
錦湖輪胎“籠絡”經銷商
提高三包期限至5年
自從央視3.15錦湖事件以后,錦湖輪胎的零售市場處于停滯狀態。錦湖輪胎的銷售全靠各地的經銷商維持局面,而這些經銷商則帶領著各地分銷商進行召回和免費綜合服務活動。
5月18日,錦湖輪胎在南京工廠與全國經銷商召開了3.15以來第一次的正式懇談會。會上,錦湖輪胎表示,錦湖輪胎對這一事件負責到底,不會讓經銷商承擔因這一事件帶來的巨大壓力。同時,錦湖輪胎與經銷商們共同探討了今后的品牌恢復方案和銷售恢復計劃。錦湖輪胎在會上還特別做出了6項承諾:除了保證質量的承諾外,還表示要強化綜合免費檢測服務活動,并將重塑消費者的信賴作為錦湖輪胎今后的最大目標。
另外,錦湖輪胎還公布了后續銷售恢復計劃以及對消費者信心重拾計劃。其中有一點,可以說對輪胎行業的現行三包政策的一大挑戰,那就是:錦湖輪胎承諾把3年的三包期限提高到5年。這也應該算是錦湖輪胎對自身產品品質保證的重大舉措了。應該說錦湖輪胎對其品質還是有足夠的信心的,要不然不會發布這樣的一個重大舉措的。
“韓版”輪胎再陷“質量門”
在錦湖輪胎忙于實施挽回信譽的計劃之時,廣東東莞再次爆出韓泰輪胎爆胎問題。一時間,印有“韓版”標簽的輪胎被消費者排除購買名單。
據廣東媒體報道,廣東東莞韓泰輪胎的經銷商于2011年1月份從廠家進貨,在已售出的20余條韓泰輪胎中,有8條出現了爆胎,且部分發生在高速公路上,多個輪胎的外壁上裂著長長的口子,其中破損最為嚴重的連輪胎壁的鋼絲都露在外面。
據經銷商介紹,發生爆胎的主要原因是輪胎壁的厚薄不一致,輪胎壁薄處在內胎充氣后便會凸起形成一個包,車輛行駛時很容易出現爆胎,這很可能是生產廠家“偷工減料”造成的。
對此,韓泰方面表示,部分輪胎可能存在制造工藝不足的問題,暫無召回計劃。但是,同樣的問題在美國卻有著不同的處理方式。有資料顯示,2010年12月,韓泰輪胎宣布于2011年1月召回部分輪胎,召回原因是部分用于售后服務的韓泰輪胎未能滿足美國“輕型車輛新充氣子午線輪胎”的要求,這些輪胎的胎壁性能低于規范值,輪胎可能產生早期磨損,并且有爆胎的風險。
輪胎召回制度有望出臺
對于我國輪胎召回的空白,業內有關專家分析認為,各界所關注的《汽車產品召回監督管理條例》有望在年內出臺,其召回管理范圍也從過去的整車延伸至輪胎等重要零部件,其監管范圍、監管力度、威懾力也將全面提高。
我國除了輪胎召回制度有缺失外,輪胎生產標準也相當滯后。20年前原化工部橡膠司制定了《子午線輪胎工藝技術若干規定》,此后一直未重新制定過相關標準。這樣的標準早已不再適合現在的輪胎企業的發展。同樣,在產品檢測標準方面,我國的相關標準也遠遠低于美國和歐洲。
有資料顯示,美國和歐洲早在2007年已提高了對輪胎的測試標準,測試速度由原來的每小時137公里提高到了160公里,耐久性試驗里程也從原來的3000公里提高到了4080公里,但我國相關標準卻未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