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提醒
近日,廣州市民汪先生看到不少汽車維修店對部分輪胎進行降價甩賣,其中原本報價1000多元的16英寸輪胎,現在降了近400元。于是便想趁著優惠促銷為自己的愛車更換4條輪胎,但又擔心降價輪胎存在質量問題。
對此,有業內專家表示,除一些輪胎經銷商會在自己經營的輪胎品牌新品上市期間,對原來的舊款產品進行降價促銷外,市場上出現的比正規產品便宜的同一規格輪胎,一般情況下可能是積壓胎、水貨胎或二手胎。這三種輪胎的價格與正常輪胎都有一定差距,在使用上也會與正常渠道購買的同型號輪胎有所不同。在降價輪胎中,有的的確便宜兼實用,而有的卻會為消費者招來大禍。那么,面對降價胎,應如何分辨其廬山真面目?
積壓胎容易爆胎
積壓胎是指長期不使用而造成積壓的輪胎,包括過期或接近過期的輪胎。據長期浸染于汽車維修行業的丁小杰透露,積壓胎的價格通常會根據其商家處理該產品的迫切程度而定,一般情況下這種輪胎會比正常輪胎的價格便宜50%以上,甚至更低。
在積壓胎、二手胎和水貨胎這三類輪胎中,積壓胎是最不建議購買使用的。丁小杰表示,輪胎長期不使用,其橡膠汁在長時間存放后會逐漸變干變脆,甚至出現龜裂。因此,積壓胎使用起來不可預知的因素極多,有的車輛因為安裝了積壓胎,在行駛中會出現爆胎現象。一般輪胎的最高使用年限為5年,但有些無良商家會將已經接近使用壽命,甚至已經過期的輪胎拿出來銷售,并以促銷的形式掩人耳目。雖然可以通過觀察生產日期來鑒定它的生產時間,但也有經銷商會更改生產日期數字,而且仿真程度極高,令業內行家也不容易分辨,只能通過將產品拿回去切片的方法進行判定。
識別方法:消費者通常可使用以下兩種方法辨別:一是“擲”,將輪胎用力擲向地面,如果輪胎質量已經有變,通常會變硬變脆,擲在地上彈得很高,并發出“嘭嘭”聲。合格的輪胎則會顯得彈力偏軟。但要注意,這只針對多數輪胎品牌產品而言,有個別品牌的產品(如固特異),正常產品本身就制造得比較硬,如果用“擲”的方法,也會表現出類似“問題胎”的現象。二是“按”,通常可用手指按住胎面的花紋塊,正常的輪胎會感覺較軟,如果是已經存放相當長時間的輪胎,則會感覺胎面按到的部位比較堅硬。通常積壓胎在一個月后,就會出現其他同型號產品兩三年才會出現的老化情況。
水貨胎容易鼓包
水貨胎主要指那些通過不正規渠道進口的輪胎產品。與一般的水貨產品不同,水貨輪胎的價格通常比同規格行貨輪胎僅便宜70元左右。
據介紹,盡管這種產品本身不存在質量問題,但由于其所面向的用戶群體并非中國車主,道路、氣候等使用環境也并非針對中國,所以水貨胎通常會碰到“水土不服”的情況。如有些產品是針對北歐而制造、銷售的,胎體會做得相當軟,耐磨系數較低,但在中國的道路、氣候使用,很容易發生鼓包現象。因此,使用水貨胎有可能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在汽車的高速行駛過程中,輪胎故障是所有駕駛者最為擔心和最難預防的,也是突發性交通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